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期,陈独秀认为,民国以来的种种悲剧,缘于国人“视公共之安危不关己身”的思想观念。早在创办《安徽俗话报》时期,他就认为国势衰落、民族危机的根源在于国民的性格、心理和民族文化。据此可知他(     
A.希望重塑国民性B.重视文化的本土性
C.拥护民主与科学D.对旧道德彻底批判
2023-06-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李大钊先生1920年在家乡办女学聘请女教师时写家书道:“来信已阅悉,女教习已聘妥。翟女士年薪二百五十元,望大家设法筹款,不日就起程。川资二十元,由我捐出。知会会上诸公,赶快为女教习备一小院,以便教习偕他的丈夫同来,此事最方便。初办女学,难得如此。如何?”。该家书体现了李大钊(       
A.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决心B.积极推动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C.发展教育以振兴中华的情怀D.致力于为女性谋求自由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0年8月,《新青年》成为中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开始系统地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此同时,部分有识之士还在《新青年》上发表诸如《汉口苦力状况》《武昌织布、纺纱、铜币、银币、麻布五局工人状况》等类文章。这体现出《新青年》(     
A.促使新文化运动方向发生了转变B.助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C.成为中国工人运动新的思想阵地D.一定程度承担了时代使命与责任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据统计,在1918年以前的大约20年时间里,曾经发表过介绍和同情社会主义主张的文章的报刊不足30种:然而在1918-1922年间,此类报刊多达220余种,当时舆论界大有“不谈社会主义,则不足以称新文化运动的出版物的气概”。这一变化说明(       
A.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同B.思想解放运动方向的转变
C.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得以扩大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2023-05-12更新 | 989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五四运动后,国民党人以《觉悟》《建设》等杂志为舆论阵地对唯物史观等内容进行宣传。此外,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也组织翻译了《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并在杂志上开设专栏予以刊登宣传。这反映出当时(     
A.马克思主义渐成社会潮流B.国民党注重调动人民的革命热情
C.国共合作思想条件已成熟D.五四运动导致知识分子阵营决裂
6 . 下表为《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德先生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这种变化可以说明(     

时间

正面评价

中性评价

负面评价

合计

1915年9月-1918年6月

85次

63次

3次

151次

1918年7月-1921年4月

224次

125次

58次

407次

1921年5月-1926年7月

95次

180次

703次

978次

A.知识界对资本主义弊端认识加深B.新三民主义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日益增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该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
A.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C.借助自然科学宣传变法D.把民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2023-01-24更新 | 151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新青年》中对“民主”“民治”等民主观念类词汇评价倾向频度数据的统计图(单位:次)。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中共的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探索的深入
C.国人“盲目排外”情绪不断高涨D.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写道:“对于习俗传下来的制度习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对于古代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天还是不错吗?’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吗?’”据此可知,胡适意在强调(        
A.全盘接受西方近代的思想文明B.结合本国的国情研究实际问题
C.发扬民主科学精神并否定传统D.在中国进行思想革命的必要性
2023-01-04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共和制度得不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为此发起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保路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一二·九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