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5 道试题
2022·重庆沙坪坝·模拟预测
1 . 下表是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据表可以窥知(     
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1927年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
1928年2月,建立中共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B.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C.革命统一战线由建立到破裂D.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
2023-04-12更新 | 337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浙江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产生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取得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获得哪些发展?
2023-04-04更新 | 30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3-2014年浙江苍南县三校高二下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3 . 有学者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学者与戊戌维新至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代学者相比,学问气象不如其前辈学者博大,思想却要激烈得多;而无论文化激进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或其他流派的思想群体,其态度几乎都是同样激烈,缺乏容忍不同之见、乐闻相反之论的雅量,这很值得注意并加以反思。据此可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A.民族危机加剧不同流派的思想矛盾B.政治家们反封建的态度更为彻底
C.近代学者都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D.多种流派批判封建礼教的主张趋同
2023-03-26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2月统测历史试题
4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标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伟大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全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百年来,尽管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发生了变迁,但一系列伟大精神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断得到传承和弘扬,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从而展现出精神谱系的一脉相承性。

——摘自王炳林《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


材料二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0月23日)


(1)根据材料一,在图中A、B、C、D四处标注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诞生的对应位置。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2)指出抗美援朝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并列举两位志愿军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意义。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化觉醒”理论为解读近代中国文化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我想甲午中日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中国终于在悲情的状态下重新出发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马勇《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1919年5月,李大钊把《新青年》六卷五号编辑为“马克思研究”专刊……此外,还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

——摘编自李步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1)鸦片战争后初期中国产生了哪些“先觉者”?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带来的严重后果,说出“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的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并分析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理由。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关于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十月革命前主要表现为“以儒家思想整合相关概念”,十月革命后则是在“误读与选择中建构新的意识形态”。有学者指出:“严格地说,早期译介阶段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早期译介阶段仅仅具有资料性的意义。”无论是关于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还是唯物史,“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早期译介阶段相比,不仅是一个量的区别,也是一个质的区别”。

——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个阶段比较》


(1)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变化。
7 . 五四运动后,先进的中国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并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使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进一步的怀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引起了巨大的激动,尤其是先进分子由此开拓了眼界。《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之一的李大钊在1918年到1919年间开始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许多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在1918年到1920年间接触到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各地成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整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_________、________,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传播的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下划线处所对应的两场革命战争,并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7年1月3日,英国水军暴力镇压武汉群众。刘少奇闻知情况拍案而起,“光天化日之下,英帝国主义者公然施暴,屠杀中国人民,制造惨案事件,不严惩杀人凶手,我们绝不罢休!”与这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是(     
A.武昌起义爆发B.北伐战争顺利推进
C.国共合作破裂D.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它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制定了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这使党能够团结各民主阶级的力量,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大大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做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这里的“它”指的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国民党一大
22-23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26年11月18日,国民党决定将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迁到武汉。但北伐军攻占武昌后,蒋介石看到两湖地区工农群众运动高涨,国民党左派掌握武汉革命政权后,便提出迁都南京,挑起了所谓的“迁都之争”。这一争论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国共合作阵营开始出现裂痕B.国民党内存在派系间的权力之争
C.国民党内部争夺革命领导权D.国内迫切需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023-03-02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