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8 道试题
1 . 1926年9月,毛泽东撰文指出:“都市工人阶级目前所争,政治上只是求得集会结社之完全自由,尚不欲即时破坏资产阶级之政治地位”,而农民运动则是推翻地主政权,“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分析(     
A.推动了统一战线的建立B.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
C.强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D.揭示出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2023-11-05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五四运动后,列强对中国民间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外交官芳泽谦吉到中国来要先拜访学生代表;代表英美法三国到中国来组织新银行团的拉门德,花费了大量时间征求中国各民众团体的意见。这从侧面表明(     
A.列强已经转变为平等对待中国的态度B.五四运动推动了国民公民意识的觉醒
C.列强对华外交的重心由官方转向民间D.民众的态度可以左右政府的对外政策
2023-11-03更新 | 303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2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意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B.实事求是进行革命策略调整
C.确立国共合作进行民主革命D.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2023-10-24更新 | 196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农民问题丛刊》是1926年毛泽东主编的一套教学参考书。这套参考书共26种,文字通俗易懂,内容异常丰富,其中包括国内关于农民的政策会议、国内农民运动的介绍、国际上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等。该时期对农民问题的研究(  )
A.表明中共探索出新的革命道路B.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C.有利于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D.纠正了党内“左”倾思想
2023-10-24更新 | 370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5(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5 .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访问中国时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信中所评价的重大历史事件(     
A.是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B.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反帝反封革命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是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思想文化革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五四运动前,李大钊把“再造中华”的期望虽落到民众身上,但仍认为“拯教国群,是在君子。”1919年后,他认识到,现在“劳力者阶级需要联合起来,成为横的组织”塑造“劳工神圣”的新伦理,“以反抗劳心者阶级”。李大钊的思想转变(     
A.形成了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B.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新阶段
C.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D.为探索国家出路提供了新方案
2023-10-18更新 | 687次组卷 | 15卷引用:黄金卷02(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6月,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自我检讨,“我们国民党革命了十三年,从未有指挥过自己的军队去打仗,差不多全是利用人家来打仗,一旦利害问题发生了,非但靠不住,而且会造起反来。”基于此认识,孙中山彻底放弃了依靠军阀打军阀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加快创建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

——摘编自马苹《孙中山创建新型军队的积极探索》

材料二   1929年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毛泽东总结道,“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现在红军中党员和非党员约为一与三之比,即平均四个人中有一个党员。”

——摘编自王天宇《中国近现代军事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关于革命问题的总结及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中建立党组织的原因。
8 . 下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召开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决议
1921年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23年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A.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B.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
C.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D.坚持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2023-10-08更新 | 549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这样评论五四后的学生社团:“新潮社一派,隐然以胡适之先生为首领;国民杂志社一派,隐然以陈独秀先生为首领。前派渐渐倾向于国故整理运动。……陈独秀先生的一派,现在在做实际的社会革命运动。”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B.新文化运动中心变化
C.学者大都不看好国故整理D.新思想精神得以传承
10 . 1920年,针对当时社会上的留学潮流,有人评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要占半壁,而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研究吾国学说制度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尽一点力,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个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该观点(     
A.扭转了全盘西化的局面B.思考了国家出路的正确方向
C.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D.强调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2023-10-07更新 | 195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百校大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