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023·福建·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抗战爆发后,中国文艺界大量采用街头剧、朗诵诗、相声、快板、秧歌、标语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和动员。据此可知,这种宣传和动员(       
A.以知识分子群体为对象B.以激发民族精神为导向
C.以传统文艺形式为载体D.以占领舆论高地为目标
2023-11-28更新 | 198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3·湖南郴州·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抗日战争时期,关于边疆史地的期刊达180种之多,占抗战时期全部600余种期刊的3%。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涉及相当广泛,地域涉及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东南(台湾),领域涉及边疆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经济建设和开发。这一时期,边疆史地的研究旨在(       
A.唤醒中华民族救亡意识B.构建边疆史地研究体系
C.提升全体国民文化素养D.服务于民族战争的需要
2023-06-21更新 | 57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4·安徽·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7年11月10日,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省和顺县石拐镇召开军事会议,刘伯承在会上传达了毛泽东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129师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活动。”据此可知,这一会议有利于(     
A.巩固敌后根据地抗战成果B.推动八路军战略新局面的展开
C.加速全面战略反攻的到来D.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024-03-07更新 | 285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福建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3·青海西宁·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通令各大学开设中国通史为必修课。1938年,钱穆将其讲义编为《国史大纲》一书。他强调:“一国历史与文化实是民族赖以存在之基础,国史应成为一种国家和国民的教育,具备一定国史知识才是合格的国民"。据此可知,《国史大纲》的撰写旨在(     
A.激发国人抗争精神B.冲击旧史学观念
C.传承优秀文化传统D.弥补通史的不足
2023-04-03更新 | 28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一下·河南商丘·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这一谈话(     
A.认清了日军的侵华本质B.继续奉行对日妥协政策
C.鼓舞了军民的抗战决心D.意识到国共合作重要性
2023-09-28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作品中一只站在石尖上的雄鸡仰天长鸣,石头旁边有着象征民族气节的竹子。画作左上题字引自《诗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该作品(     
A.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B.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表现了顽强不屈的爱国精神D.反映了中华民族已开始觉醒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39年的年画《抗战门神图》中,门神的兵器被替换成步枪和手榴弹;门神的令旗上分别写着“打倒日本”与“复兴中华”;两个童子一人手举大刀,一人则拿着刻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字样的铜盘。作者创作该年画的主要意图是(     
A.开创抗战主题宣传的全新形式B.塑造家喻户晓的漫画艺术形象
C.动员民众参与救亡图存的斗争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国民大革命
2023-08-14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1-22高一上·黑龙江鸡西·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通电针对的事件是
A.华北事变B.卢沟桥事变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
2022-03-26更新 | 282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厉行节约的理念贯穿到重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饭店吃饭不准浪费,吃不完的允许客人打包带走;市民的服装异常朴素,且都是国货,尤其多为自产;街上的商店门上均有“购买舶来品是莫大的耻辱”等标语。这说明当时(       
A.社会生活服从于抗战大局B.国民政府致力于移风易俗
C.新生活运动取得显著成效D.民众生活取决于民族意识
23-24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
10 . 体育观念

材料一   1932年政府声明,中国派出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宗旨包括

1)打破日本利用奥运会将傀儡政权合法化的阴谋。

2)有一个中国人参赛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30年代“体育救国”的口号响彻全国。

材料二   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务院会议上说:“运动不只是为了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是为了保卫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政治任务。”50年代,清华大学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

材料三   1980年,中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打造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新口号。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排创下“五连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全社会掀起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

2001年新华社在社论中高呼:“申办奥运会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综合国力、经济潜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的竞争,是一场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竞争。”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近代以来体育观念的历史变迁。
2024-01-20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福建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