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2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晋察冀画报》(创办于1942年)是解放区第一本以照片为主的新闻摄影画报。下表是画报中关于战争的摄影报道(部分),据此可知(       

期刊

报道主题

报道图片数量(张)

第一期

坚持华北敌后抗战,保卫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

30

一千五百万人民在战斗中生活,在战斗中锻炼

11

第二期

摧毁敌伪巢穴,加紧反蚕食斗争

5

血战在大平原上英勇顽强的冀中军民

28

第三期

突破伪满国防线、转战在长城内外的冀东区子弟兵

35

第四期

晋察冀八路军的战斗与胜利

14

狼牙山血火深仇

9

第五期

站在斗争最前线

27

边区兵民配合主力作战

6

控诉!复仇!

5

第六期

主动配合正面作战——晋察冀八路军克复城镇摧毁堡垒

50

A.中共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边区重视新闻舆论建设
C.根据地重视革命与生产D.抗战逐渐走向相持阶段
2024-02-24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一)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37年7月至武汉沦陷,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和华中建立了6个抗日根据地……1938年12月,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规定,在华日军“目前最重要的是……恢复治安,固定地配备相当的兵力,迅速达到恢复治安的目的”。上述史实表明(     
A.敌后战场全力配合正面战场B.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C.敌后抗日战场发挥巨大作用D.日军侵华策略发生根本改变
2024-02-09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六)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38年初,边区政府建立公营商业机构,利用国民政府拨给的军饷,积极组织物资进口以保障边区需要。1939年,中共中央发出了“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口号,机关商业作为生产自给的一种形式应运而生。1940年,仅延安一地已有规模较大的公营商店46家。据此可知(     
A.中共重视根据地的建设B.私人资本发展受到保护
C.革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D.国民政府支持边区发展
2024-02-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五)历史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科在山东省发行的日文传单《日本兵的苦恼》。该宣传单旨在(     
A.打垮在华日军侵略意志B.掌握国统区宣传领导权
C.揭露日本侵华未得到其国民支持D.鼓励我国军民坚持抗战必将获胜
2024-02-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消灭易错】《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太原会战后,几万装备低劣的八路军、新四军以“敌进我进”的超常胆略逆势而上,陆续开赴华北、华中等敌占区,构成了中国抗战的一道奇特景观。这一“奇特景观”(     
A.违背了游击战的基本原则B.旨在保存人民军队的实力
C.扭转了中国抗战不利局面D.为中国抗战开辟了新战场
2024-02-05更新 | 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历史试题
6 . 如下图为中共革命活动在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革命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C.地理环境影响国共对峙局面D.中共依据革命形势变化调整工作策略
2024-02-02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9年9月在陕甘边区,中央党校成立了回民班;1941年6月在陕北公学成立了民族部;边区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学校,功课里增加了阿拉伯语。另外,还创办了两所蒙古族学校;1941年创办了民族学院,招收了蒙、回、藏、苗、汉等各族青年300多人。这一做法(     
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B.注重保障各民族的独立与发展
C.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D.推动人民群众参加反蒋的斗争
2024-01-31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图所示为1943年美术家古元在陕北创作的木刻画《部队秋收》。画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能体现当时(     

A.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革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党和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D.热爱劳动、从军光荣的风气
2024-01-31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是 1943年陕甘宁边区实行农业税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该举措的实施(     
边区各阶层农业税税率增减表
阶级地主富农富裕中农中农贫农雇农
增减+2.9%+3.2%-2.8%0-0.8%-2.7%
A.降低了边区人民的纳税负担B.帮助边区政府度过困难时期
C.推动了边区工业的快速发展D.保障了双减政策的顺利实施
2024-01-30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专练)热点02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高考热点】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押题预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1930年间的上海:到处是人潮,在各种交通工具之间,在老式和新式汽车之间,在为争得人力车费而疯狂奔跑的苦力之间,冒险地挤来挤去;远处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打麻将牌声以及在回力球场和跑狗场里赌博的喧闹声;满街幽微地散发着甘甜而辛辣的鸦片烟气味;无数乞丐及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孩子们哀声乞讨;里弄里,家庭主妇们倒洗马桶的声音和生煤球炉子的青烟以及横跨弄堂的晾衣竹竿上挂着的“万国旗”,使里弄显得狭窄、杂乱和压抑。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材料二   19341月,毛泽东指出:“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三   19457月,黄炎培访问延安后在日记中写到:当地老百姓衣服整洁,乡村来的妇女不穿裙,皆是天足,没有发现绅士式的男子和涂脂抹粉、洒香水、高跟鞋等摩登装束的女子,没有褴褛污秽的流浪者,在街上没有看见过面带烟容而颓唐的人。

——摘编自黄炎培《八十年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上海社会生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延安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024-01-29更新 | 343次组卷 | 6卷引用:大题01 比较、异同类-【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