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群众;但是在敌后抗战的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这一调整(       
A.改变了政权革命性质B.削弱了国民党的力量
C.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D.适应了革命形势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40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照搬苏联式社会主义,除了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这一论述(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表明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构想
C.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D.强调了边区建设所面临的困难
2024-03-21更新 | 31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的示意图。该战役(       

A.是抗日战争初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B.推动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
C.结束了日军对华北敌后战场的大扫荡D.获得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积极配合
2024-03-21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37年11月,为了满足前来延安求学的进步知识青年的需求,边区政府成立陕北公学,招生简章中强调“不分性别、出身、职业、党派信仰、只要有志于抗日救国皆可报考。”课程主要有社会科学概论、游击战争、民众运动等。这表明(     
A.敌后抗日根据地重视教育的发展B.内迁高校积极培养抗战人才
C.统一战线政策促进抗日力量团结D.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最终形成
2024-03-20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7 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5 . 下列两幅图为抗战时期的两次著名战斗,其共同点是(       
A.属于敌后战场B.粉碎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C.属于正面战场D.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2024-03-2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1级)高一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42年,延安县农民陈万清借助边区农贷购买了1头耕牛,使耕种的土地从26坰增加到31坰,虽遇天灾,收成仍有增加。1943年,农民马振堂向沟门信用社借款10万元,买牛1头,多耕地七八垧,增产粮食5石,除付借款利息外,还多获4万元。上述现象反映了(     
A.政府道义救助的价值追求B.农贷改变了边区阶级结构
C.金融救济改善了小农经济D.贫农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
2024-03-20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六)历史试题
7 . 陕甘宁边区的定边新塞工厂、靖边毛织工厂、盐池元华工厂,1943年扩大资金550万元,边区投资占扩大总额的 72.73%。当地商人与其他群众投资占27.27%。这些企业的发展(     
A.得益于大生产运动的推动B.推动了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
C.缘于民众抗日热情的提高D.意在打破日军的“以战养战”政策
2024-03-17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泊头市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抗战时期,延安大学开学第一课就是劳动,自己挖窑洞,建宿舍,修缮学校基本设施。学校还在各院抽调四十五人到南泥湾开秋荒六百亩,创下一人一天开荒一亩二的高产纪录。 到 1943年基本实现了办学自给自足,还为边区政府上交救国公粮。这些做法在当时(     
A.巩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B.适应了土地革命运动的需要
C.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推动了中国高校的劳动教育
9 . [地图测绘与战争局势]

材料一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参谋本部乘机将大量专业人员派往东北和台湾,由此拉开了近代日本专业盗测中国的序幕。日俄战争后,参谋本部统一了测绘中国的比例尺,要求实地测绘十万分之一中国兵要地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军在扩大盗测范围的同时,开始在中国大陆长期部署专业测绘人员。1913年,参谋本部解散临时测图部,留下16个测绘员,隶属于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组成土地调查班,标志着日本在华正式设立了永久性日常盗测机构。从九一八事变前日军在华盗测过程看,其顺序先是台湾、东北,接着是内蒙、山东、东南沿海、华北,再为华东、华中、华南,然后又回到东北。

——摘编自许金生《盗测中国:近代日本在华秘密测量史概述》

材料二   全面抗战时期,出于独立军事作战与根据地发展建设之需要,中共在华北的地图绘制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如由八路军总部测图室调查制印的辽县、黎城、襄垣、武乡四县的分幅路线图,不仅标有四县的聚落户数,还将日军在“扫荡”过程中烧毁的房屋占比精确到每一个村落。1944年绘制的《太原敌军军事设备图》等17幅平面图,均系军区情报侦察人员实地调查密测并编绘成图,可以清晰呈现出日军驻城及矿区、飞机场等军事设置布局。县图是现存数量最多的行政区划图,图上直观呈现了县、区政府驻地、县界、区界、辖村详情等信息。

——摘编自白如镜《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华北的地图绘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华盗测的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盗测行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绘制地图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根据相关记录:冀西三专区的平山、灵寿等县,大都从1938年春开始贯彻减租减息政策,1939年秋到1940年秋分期分批在各区、村推行二五减租、保障佃权以及清理土地债务等工作。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B.落实“三三制原则”
C.瓦解国民党的反共阴谋D.服务于民族解放战争
2024-03-14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