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2 道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欲求抗战的最后胜利,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其在今天和将来,除应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这是挽救时局和复兴中华的关键。

——《新华日报》发刊词(1938)

材料二: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不同的原因。
2024-03-3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4 原因、背景类-【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培养、训练、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干部。大革命时期,党开办了多所农民运动讲习所,组办了多地农民夜校和工人夜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骨干。古田会议决议强调要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使用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明确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强调实行任人唯贤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探索了对干部进行教育整顿的有效形式。

——摘自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百年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特点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为1942年丰子恺所绘漫画:《茶店一角》(图中柱子上告示文字为“莫谈国事”),该作品旨在批判(     

A.民众漠不关心国事B.国民党的专制统治
C.国民政府消极抗战D.沦陷区的奴化政策
2024-03-29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6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8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精神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号召全体宣传队员“到前线去”。下图为廖冰兄响应号召创作的《抗战必胜连环图》(部分),在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各城镇流动展出。由此可知,宣传队的活动(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展现出民众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C.适应了民族抗战新形势的需要D.体现了两个战场之间的相互配合
2024-03-28更新 | 25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39年12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召开作战会议,特别强调“今后华北治安的致命祸患,就是共军。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军、政、党、民的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该会议从侧面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华北地区成为抗战主战场
C.敌后战场受到日军巨大破坏D.全面抗战方针的成就卓著
2024-03-28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中国近代史-【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38年9月,武汉抗战形势已十分紧张,中共湖北省委各级地方党组织动员群众,向社会民众募集纱布、药棉、肥皂等物品,并将医用物资送到协和医院及各伤兵收容所,义务为伤员换药洗衣、代写家信等。这一举措(     
A.增强了国民政府抗战实力B.促成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C.发挥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D.迟滞了日本侵略华东步伐
2024-03-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六)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图为古元于1943年创作的木刻版画《减租会》,描绘的是长期受到剥削和压榨的贫苦农民直起腰板与地主进行说理斗争,要求地主减租减息的情形。这反映出当时(     

A.阶级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B.农民翻身做主人成为最终的目标
C.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被废除D.社会主要矛盾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2024-03-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若飞早年随舅父黄齐生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袁运动,后赴法国勤工俭学。留法期间,他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共同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共旅欧支部,积极探讨中国革命问题,宣传马克思主义。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他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一、第三次武装暴动。193111月,王若飞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长达5年零7个月的监狱生活中,他坚贞不屈。面对严刑拷打,他坦然应答:“招字,早就从我的字典里抠去了。”抗战时期,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许多政治、军事文章,参与研讨和制定了许多关于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政策、指示。19458月,其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61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王若飞出席会议,在同国民党,各民主党派代表谈判协商中,表现出来的坚持党的原则、立场与灵活的妥协、让步,以及和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精神,受到多方赞扬。“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伴随王若飞走过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完美诠释了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摘编自冯建玫《王若飞:忠诚干净担当的革命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若飞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若飞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2024-03-2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41—1945年,毛泽东号召抗日根据地的军政各力量都要“自力更生”,开展生产活动,并要求党员积极“到群众中去”。毛泽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巩固工农红色革命政权
C.缓解抗日根据地的困难
D.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
2024-03-24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高考热点核心卷(一)历史试题(新高考Ⅰ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某时期,河北平山县妇女一边劳作一边唱歌:“二月里来呀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妇女们呀,多生产,劳动呀光荣,才能得解放”;“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敌人来了就坚决地打,敌人扫荡也坚持生产”。这反映了(       
A.解放战争获得农民支持B.土改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中共实践人民战争路线D.解放区重视群众劳动教育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