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所示为1941—1945年陕甘宁边区货物税条例中不同种类商品的人境税率。这些调整(     
年份必需品(棉花、铁等)半必需品(文具、纸张等)非必需品(烟类等)
1941年10%10%34%
1942年4%13%38%
1943年3%15%37%
1944年2%13%30%
1945年2%14%30%
A.对抗了国民党的“围剿”B.打破了日军“囚笼”政策的束缚
C.顺应了土地改革的形势D.缓解了边区民众的生存压力
2024-03-14更新 | 263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42年,在共产党讨论如何研究党史时,毛泽东就指出革命的准备不是从1921年开始的,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明了历史的发展。”毛泽东旨在(     
A.统一思想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强调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在民主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C.肯定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
D.明确中共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从辛亥革命开始
2024-03-13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列举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关于选举权利的相关规定。这一时期选举权利的发展说明中国共产党(       

出处

内容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
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除极少数汉奸特务、依法被剥夺公民权的犯罪分子和神经病患者以外,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周岁,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文化程度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巩固了工农民主政权的社会基础B.适应了革命统一战线发展的需要
C.完善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基层民主D.根据国内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政策
2024-03-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新高考金卷)
4 .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写道:“八路军部队的活动范围遍及整个华北,美国教会办的燕京大学的学生和少数教授受到八路军游击队的影响,有些毕业生还在读书期间就参加了游击队。”此记载表明(       
A.游击战已成为抗战的主要战术B.八路军抗战激发了民众的抗日热情
C.美国加大了对中国抗战的援助D.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2024-03-1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级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4年7月延安市作出开展“十一运动”的决定。其具体内容包括:“一、每户有一年余粮。二、每村有一架织布机。三、每区一个铁匠铺,每乡一个铁匠炉。四、每乡一个民办学校和夜校。五、每人识一千字。六、每区一个卫生合作社。……十一、每村一个水井,每户一个厕所。”该运动的开展(       
A.表明中共对乡村社会改造的起步B.意在团结民主党派争取抗战胜利
C.是边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尝试D.体现了党对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视
2024-03-08更新 | 25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晋察冀边区临时政府成立后,于1938年2月公布了调剂群众利益,改善人民生活的《减租减息条例》。3月,公布了《村镇公所组织法暨区长、村长、镇长、闾邻长选举法》,实行了普遍的民主选举,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这些举措旨在(     
A.完善苏维埃政权的治理B.调动民众边区建设热情
C.加强民主政权法制建设D.巩固扩大革命统一战线
2024-03-08更新 | 560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0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敌后大城市工作的通知》(第一号),要求全党同志认识抗日战争没有长期艰苦城市工作的配合,最后的胜利是不可能的。10月2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开展华北敌后大城市工作的指示。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致力于推动工作重心的转移B.努力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对民族战争形势认识的深化D.根据主要矛盾变化调整政策
2024-03-08更新 | 29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曾言: “有人贬低游击队的领导人,说他们为什么不更频繁地攻击敌人的大据点。这种批评往往是由于对情况不了解。缺乏军火工业是一个根本的弱点,即使想出巧妙的办法也无法完全克服……因此,他们不得不选择打速决的、得过于失的战斗。”其意在强调当时(       
A.中国无法迅速战胜日本的根源B.中日两国的实力存在较大的差距
C.国民党以空间换时间决策正确D.中共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必要性
2024-03-07更新 | 466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7 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图为创作于1944年的木刻版画《拥护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局部)。该图反映了当时(     

A.统一战线得到巩固B.民众生活富足稳定
C.军民团结坚定抗战信心D.妇女阶层社会地位提高
2024-03-06更新 | 35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全面抗战爆发后,“到延安去”成为许多热血青年的选择。到1943年12月,到达延安的知识分子已达4万余人。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抗日救亡政策的吸引B.国民政府统治面临崩溃
C.延安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D.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
2024-03-05更新 | 14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