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近现代的画报】

材料一   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的《点石斋画报》,十五年间,共刊出四千余幅带文的图画。在创刊的“缘启”中,刊物创办人尊闻阁主人写了这样一段话阐述其办刊策略:“近以法越构衅,中朝决意用兵,敌忾值忱,薄海同具。好事者绘为战捷之图,市井购观,恣为谈助。于以知风气使然,不仅新闻,即画报亦从此可类推矣……俾乐观新闻者有以考证其事,而茗余酒后,展卷玩赏,亦足以增色舞眉飞之乐”。《点石斋画报》前期的报道“中法战役”令人拍案叫绝;后期的追踪“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台湾民众之反抗日军,也有绝佳的表现;末期《强夺公所》《法人残忍》也体现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强烈关注。

——摘编自陈平原《点石斋画报选》

材料二   1942年7月,《晋察冀画报》在河北石家庄平山县碾盘沟村正式出版。该画报创刊号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名义出版,刊登150多帧照片。封面是彩色套版的八路军挺进长城,封底是铁骑兵。除发到军区、边区、军分区、专区党政机关和有关单位以外,还寄到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其他根据地、重庆,并托外宾带到国外。同时还由晋察冀边区新华书店、延安新华书店等全国各大书局经售。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敌后艰苦的军队不但从敌人那里夺取武器来武装自己,而且夺取物质来充实精神食粮,因为他们在艰苦战斗的情况下,也不忘记在文化上的教养与提高”。

——摘编自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点石斋画报》反映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点石斋画报》和《晋察冀画报》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时代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为1939年至1943年陕甘宁边区八路军留守军团的生活水平指数(以1939年的生活水平为基准)。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
100%88%84.2%96.33%125.5%
A.国民党解除延安经济封锁B.日本侵略者结束三光政策
C.双减双交提高生产积极性D.大生产运动丰富物资供给
3 . 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某重大战役示意图。下列各项记述中,与此战役直接相关的是(     

A.“第3师团及军直属部队主力(指日军)在吴淞方向登陆,⋯⋯战斗中要向黄浦江上游机动,务必切断沪杭铁路。”
B.“该战斗系于昭和十五年八月二十日夜,同时向我(指日方)交通线及生产地区发动奇袭,尤其在山西省的攻势特别猛烈。”
C.“对津浦北段及陇海东段之敌(指日军),以侧击方式取攻势,牵制其南下或西上,确保徐州。”
D.“第一阶段的末尾⋯⋯敌人(指日军)将不得不决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战略进攻终点。到达此终点以后,即停止其战略进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江呀南。又学习来又生产,359旅是模范,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对歌曲《南泥湾》的解读正确的是(       
A.大生产运动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B.南泥湾大生产有利于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体现了红军与陕北群众鱼水一家亲D.歌曲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的八路军战士
5 . 下图分别是20世纪40年代由陕甘宁边区文协印制的木刻年画《丰衣足食》《小先生》,这些木刻年画被印成黑白色画,然后再添加颜色,和《边区群众报》一起发行,反响很好。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     

     

力群《丰衣足食》

   

彦涵《小先生》

A.摆脱了外来艺术的影响B.体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服务于全面抗战的需要D.诠释了“双百”方针的内涵
2024-01-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44年5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及职工代表会议上讲道:“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毛泽东的这一讲话(     
A.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理念B.开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C.旨在揭示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D.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024-01-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以下是一位山西太原农村知识分子的日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8年

四月二十日 (5月19日)

晚间传述,今日午前红、 日两军在黄楼沟口外开战,红军用枪击毙日兵三名。众闻日军受伤,莫不喜欢,可见众恨日军之甚矣。

四月二十七日 (5月26日)

近日红、日两军不闻有开战之处,惟闻各村雇人送饷需于红军,入风峪中,每日不断。

七月初一日 (7月27日)

太原县公署(日军扶植的伪政权) 知事武克恭所用之属员,君子少而小人多,由是横征厚敛。警务局长张继德,往往没收村民财物,惹怒红军,乃于上月下峪、风峪中之红军将警务局长张继德在古寨村捆绑上山……县公署及在县常驻日军亦无法挽救。

1939年

二月二十七日 (4月16日)

传言:昨日清源高白镇之红军邀截日军之运输汽车两辆,捆去日军三名……

三月二十七日 (5月16日)

“攻剿”红军之县政府日军,集合清原县城、晋祠镇堡、太原县城之处之日军五六百名,昨晚上山……不见一个红军……日军大肆搜寻,毫无踪影,惟将杜里坪、杏坪两村之房舍,并所存之粮全行烧毁,其牛、驴、马匹收牵而去,猪、羊、鸡用刀杀毙。所有衣物等件均被日军劫掠。……

——据刘大鹏遗著   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整理

(注:日记中红军即八路军。括号中日期为日记标注者所加阳历日期。)

(1)任选材料中的两个群体,概括其行为,并据此说明当时抗战的形势。
(2)日记中有很多关于“红军”攻击日军的“传述”“传言”,你如何看待这些“传述”“传言”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一二九师一部夜袭山西代县阳明堡的日军机场获胜,《新中华报》报道了此消息,如图所示。《新中华报》对此事的报道说明(     
A.社会舆论助推民主革命转型B.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C.敌后战场英勇抗击日军侵略D.井冈山革命道路得以践行
2024-01-23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华中师范大学潜江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综合复习(一)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计桂森创作的题为《老百姓帮我们排戏》的漫画,原作刊载于1944年5月24日的《解放日报》,类似主题的漫画还有不少。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     

老百姓帮我们排戏

A.遵循文艺为大众服务的方向B.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民主政权
C.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D.践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2024-01-23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抗战期间,各敌后根据地开展了“街头诗运动”、“街头剧运动”和“民间歌咏活动”,新的农村剧团秧歌队,正在生长发展,《换脑筋》、《小二黑结婚》等戏已誉满太行山地区。这些活动(     
A.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B.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1-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