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8年冬,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响应党中央“到前线去,到敌后去”的号召,组织“鲁迅艺术学院木刻工作团”来到太行山区,采取创作连环画,为报纸刻插图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工作。后因工作需要,工作团又吸收了当地美术工作者杨筠等人加入。1940年初,为了利用春节的机会向根据地老百姓宣传党的政策,在中共北方局的领导下,工作团以战斗性和群众性为方向,开始筹备创作新年画。其中彦涵创作的《保卫家乡》,利用传统门画形式,表现根据地军民拿起武器、保卫家乡的生动场面。

——摘编自华夏等《中国美术通史》


材料二   美国艺术家诺曼洛克威尔在1943年5月29日创作了《星期六晚邮报》的封面《铆工罗西》。“整天无论风雨无阻,她是流水线的一员,她正在创造历史,为胜利而努力,铆工罗西。对破坏保持敏锐的警惕,坐在机身上,那个脆弱的小家伙可以做得更多比男人更能做到,铆工罗西”

——摘编自法拉格《合同存异:美国人的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美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铆工罗西》代表的人物形象及其反映的时代精神。 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战争时期艺术的功能。
2024-03-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日军战史资料记载:“八路军的斗志极为旺盛,共产党地区的所有民众,连妇女、儿童也用背篓帮助运送手榴弹”;日军一一○师团长也不得不承认说:“老百姓可以随便使用眼色传达八路军要知道的消息,速度比电话还快。”这主要反映了敌后根据地(     
A.全面抗战路线得到贯彻B.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C.持久抗战思想得到落实D.大生产运动得到农民支持
3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教育方针是“教育要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要为工农群众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37年,中国共产党将教育方针调整为“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这一调整(     
A.原因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其目的是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D.反映出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
4 .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总结了党的民主革命经验,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思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致力于调动各阶层参加革命B.决心打倒国民党解放全中国
C.致力于建立中国的民主制度D.为建立新中国进行理论准备
2024-02-29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11次模拟考试暨一轮复习效果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0多个团,约20万人,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取得了重大胜利。该战役是(     
A.百团大战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淞沪会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8年3月20日,毛泽东在抗大讲话时指出:“三民主义的第一个口号是民族独立,第二个口号是民权自由,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结合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说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三民主义者”。这表明(     
A.三民主义是合作抗日的政治基础B.民族战争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断完善D.抗日战争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
7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林伯渠,原名林祖涵,1886年3月20日生于湖南临澧。 1904年,林伯渠告别家乡东渡日本留学。1905年7月,孙中山来到日本东京,筹备组党,成立中国同盟会。 林伯渠就是在这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愁闷中的林伯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震动。经李大钊、陈独秀的介绍,林伯渠加入了上海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他利用自己在国民党中的特殊身份,积极为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抗战时期,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他带头把边区建成执行中央决策的模范区。毛泽东曾称赞他:“在历史进程中,你总站在革命最前线。”

——摘编自王相坤《林伯渠:历史进程中“总站在革命的最前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称赞林伯渠“总站在革命的最前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林伯渠身上闪耀着的珍贵精神品质。
8 .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十大政策:对敌斗争、精兵简政、统一领导、拥政爱民、发展生产、整顿三风、审查干部、时事教育、三三制、减租减息。据此可知,这些政策(     
A.扩大了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B.助推抗日民主政权在各根据地建立
C.适应民族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D.促进了中共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2024-02-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用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1940年3中共中央《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

材料三   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已是指日可待,在这个重大转折关头,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完成了全国革命的任务,这是铲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工夫。”所谓“铲地基”就是废除旧中国的封建制度、官僚资本主义制度,“起房子”就是建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事实表明,毛泽东在革命时期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实践探索中取得重大成就。

——《求是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各是什么?此约法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新中国初期建立了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2024-02-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届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材料二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近代国画大师(徐悲鸿)金银纪念币一套四枚,其中5盎司银质纪念币选用的主题图案,就是徐悲鸿于1940年创作的名作《愚公移山》图。在抗战胜利70周年和徐悲鸿诞辰120周年之际,该纪念币的纪念意义之重大可见一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精神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愚公移山》图创作的背景,简述其精神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