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业六十条(修正案)”,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这一修正案
A.推动了经济结构改革B.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C.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D.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019-12-01更新 | 268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出现图中1961年工业国民收入趋势的政策因素是
A.苏联撕毁与我国的合作协议B.中共中央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C.合理调整工商业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针
3 .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次改革的初步尝试。这次尝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中央与地方关系上适当分权,使资源的地域配置趋于合理,克服中央集权过多的弊端;二是计划与市场关系上,考虑改变单一指令性计划的苏联模式,实行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这次改革
A.根除了苏联模式中的僵化部分B.改变了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为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4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代表作《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下述情节不可能在小说中出现的是
A.1959—1961年新中国出现人口增长新高潮,姑姑接生工作非常忙绿
B.1962年,姑姑找了一个飞行员对象,但后来姑父驾机叛逃到了台湾,姑姑深受打击
C.60年代末.70年代末,国家掀起两次计划生育高潮,姑姑受到邻里及亲人的嘲讽
D.姑姑退休后,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成就
6 .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下图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大跃进”运动带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
B.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C.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中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019-08-20更新 | 27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7 . 1953年至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其中内地为20.4%,沿海为16.8%。“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苏联政府对中国的经济援助
B.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
C.内陆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2019-06-21更新 | 6029次组卷 | 8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文科实验,体艺班)试题
9 . 下图漫画的标题为“大麦穗,大玉米,送到北京见毛主席!”该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10 . 从1957年到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从704亿元升至4237亿元,增长了5.15倍,而同期的城镇职工年均工资却从624元下降为615元,实际工资则下降了13.8%。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下滑
B.“文革”的破坏
C.国家政策影响
D.国际局势动荡
2019-03-15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