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
(《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翁逸之,1955年)

   

图2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彭召民,1965)

   
图3
(《时间就是金钱》,冯一鸣,1982)

材料二

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2022427日)


(1)宣传画又名招贴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幅宣传画出现的主要时代背景。
(2)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请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一劳模进行例证。
2023-09-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工业结构中,轻工业所占比重高达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不足30%,畸形的工业结构严重阻碍了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正处于激烈的较量之中,“一边倒”成为我国的外交战略,在西方国家经济封锁的背景下,苏联的工业化模式成为我国的学习对象。面对亟需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和巩固新生国家政权的现实要求,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作为“一五”时期工业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摘编自杜思雨、白晋博《“一五”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建设的探索与基本经验研究》

材料二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部分)

领域成绩
经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
科技创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脱贫攻坚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消除了绝对贫困
就业规模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
社会保障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摘编自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三   从1953年至今,我国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五年计划。中国共产党在运用五年计划指导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一方面五年计划不断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也在历次五年计划指导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又成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的方法论。

——摘编自李少青《中国共产党运用五年计划领导经济建设的探索及其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施“一五”计划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编制和实施五年计划(规划)的宝贵经验。
2023-09-03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分类练2024版全国通用-第三部分新考法专练2五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余年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具体的发展时期:(1)1949年10月至1956年,是经济形态转变和国民经济由恢复走向发展的时期。(2)1957年至1966年,是全面进行经济建设和第一次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并出现严重挫折的阶段。(3)1966年至1978年,是大批判、大动乱带来大损失,经济的曲折、片面发展和实现拨乱反正的阶段(4)1979年至1984年,是经济建设走上改革开放轨道和较快发展的阶段。(5)1984年至1991年,是推进和扩大改革开放的阶段。(6)1992年至2000年,是深化改革、理顺机制和经济建设开始腾飞的阶段。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建国以来的重要会议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并加以说明。
2023-09-0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某时期,根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基本判断,我国外交工作的目标调整为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外部环境。在国际上,我国倡导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由此可知,当时我国所处的背景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束B.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C.“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共识D.改革开放方兴未艾
2023-08-3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9年,法国传教士谭卫道进入四川地区后发现了大熊猫这一在博物学上从没被记录和描述过的新物种。此后西方博物学界围绕熊与熊猫展开了持续争论和关注。在被美国探险家成功捕捉后,西方科研组织和动物园等积极投资捕获大熊猫,大熊猫成为争相购买的商品。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际航运的发展,大熊猫被贩卖出国达到高峰。

直到20世纪初,中国人依然认为熊猫没什么实际用途和经济价值。虽然国民政府于1930年成立了主管机构来管理来华采集动植物标本的外国人,但是没有限制大熊猫等标本的出口,因为他们希望通过外国人的资源来为本国获取有学术价值的标本,这也为身份不合法的探险家冒名申请大熊猫出口许可证提供了机会。

——摘编自姜鸿《科学、商业与政治:走向世界的中国大熊猫(18691948)》

材料二   1949年后,新中国秉承“平等互惠、互通有无、友好往来的精神”来对待“熊猫外交”。1972年赠予美国的大熊猫受到美国公众的喜爱,它们带给美国公众的中国形象是“非常正面的”。后来,美国有两大主流媒体在描述大熊猫的属国时,摈弃了此前惯用的“红色中国”这一表述。由于担心大熊猫种群日益减少,中国停止赠送大熊猫,而是采取了“大熊猫访问团”的形式:如1984年大熊猫助阵洛杉矶奥运会。目前中国“熊猫外交”主要是海外合作研究模式,中国已与全球12个国家的14个动物园建立了大熊猫长期合作研究关系。

——摘编自赵丽君等《国家形象视角的“熊猫外交”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大熊猫被大量贩卖海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新中国“熊猫外交”的认识。
2023-08-3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流行语的变化往往折射了社会的变迁,表2所示是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若干流行语。

时间流行语
1978-1983年平反、拨乱反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四化、一号文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大包干、个体户、五讲四美、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整顿提高
1984-1989年承包责任制、厂长负责制、中外合资、外向型经济、债券、国库券、名牌、精神文明、女排精神、四有新人
时间流行语
1990-1996年下海、打工、乡镇企业、小康、股票、奖金、知识经济、减肥、健美、超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第三产业、宏观调控
1997-2006年回归、“三农”问题、执政能力、听证会、“新北京,新奥运”、网络小说、丁克家庭、《反分裂国家法》、WTO、APEC

——摘编自徐晨《流行语与社会文化心理嬗变研究》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流行语与社会变迁”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7 . 如表所示为2004—2010年我国高铁事业发展历程。由此可知,我国(     
时间发展
2004年中国高铁还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2008年已经自主研发出时速350公里动车组
2010年京沪高铁新一代动车组时速达到486.1公里,逐渐形成了卓有成效的中国高铁管理服务体系
A.侧重提升民众出行效率B.现代交通体系已经完善
C.积极学习吸收先进技术D.自主创新推动交通发展
2023-08-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08
8 . 【社会发展与教育公平】

材料   改革开放40年来不同时期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的高频主题词

时间“高频词”个数第一“高频词”第二“高频词”第三“高频词”
197819855民族教育农村教育特殊教育
198619907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农村教育
199119955农村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
1996200012民族教育特殊教育贫困地区
2001200516助学贷款远程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农村校舍改造等
2006201015农村校舍改造、特岗教师远程教育均衡发展
2011201517均衡发展特岗教师薄弱学校
2016201813均衡发展、农村师资特岗教师教育信息化

——摘编自李海萍《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的推进策略与演进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劳动者数量在大量减少,更多的人开始向上流动,这为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重要条件。社会中间阶层不但在收入上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而且大多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好的社会声望。据此可知(     
①社会流动是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②公正合理的社会流动推动了社会良性发展
③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④社会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结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均出现了农业危机。18751880年间,英国恶劣的天气直接打击了种植业,导致农民歉收,谷物质量低劣。19世纪70年代后,印度、美国、加拿大等成为世界农产品供给的新来源地,在廉价农产品冲击下,许多英国农民因破产而离开土地去城镇或者海外发展。在英国国内,各种税收使农民不堪重负。1854年通过的《铁路与运河关税法》使得美国至伦敦的运货税额比从利物浦到伦敦还低。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耕地面积减少了近四分之一,19251934年农业在英国国民净收入的比重降到了3.19%。19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进口的小麦占国内消费量的50%,19世纪80年代中期为64%,到1910年,已经达到79.66%。

——摘编自任艳、常伟《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农业的兴衰及其启示》

材料二   


——摘编自常伟、王馨艺《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农业衰落的原因,并分析英国农业衰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口问题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8-28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四)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