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6 道试题
1 . 公元前2800年至前2340年,两河流域南部进入苏美尔早王朝时期,是苏美尔文明的成熟期。这主要表现在(     
A.原始农业开始产生B.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C.系列城市国家出现D.统一的大帝国兴起
2023-10-15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海外领土的扩张,罗马逐渐建立起行省制。共和国时期,行省的行政管理系统主要由总督和财政官组成。总督由元老院任命,拥有行政、军事、司法、财政、税收等大权,这推动了军事独裁制的建立。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行省官员的腐败现象相当严重而且普遍。罗马对行省的统治残暴,经常激起行省人民的起义。特别是共和国末期,内战以及边境蛮族的骚扰入侵,严重影响行省经济的发展。屋大维上台后,对行省制进行了改革,把行省划分为元首省与元老院省,加强对行省总督的管理和监督等。

——摘编自杜建军《罗马帝国行省制度研究》

材料二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元史》说行省官掌“方面之权”,充“方面之寄”,蕴含着由中央派出,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元朝的行省犬牙交错,其中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大抵以镇压新征服区域和搜刮财赋为基本宗旨,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行省以军事襟要的镇遏控制为重心,岭北、辽阳、甘肃等行省则以廪养或防范蒙古诸王,控制蒙古部众及供给军需为主要使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前后,元政府规定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和种族交参制,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官员等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管理等,设立地方监察网络等,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屋大维改革行省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的主要特点及作用。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地方治理的认识。
2023·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3 . 教育是国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弟子问“仁”,孔子对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爱人。”“恭,宽,信,敏,惠。”

——摘编自《论语》

“美德就是知识”“要认识你自己”“美德由教育而来”以及“精神助产术”,构成了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本质、依据及来源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是西方教育理论中人性自然→和谐发展→个性解放→人权天赋教育思想发展轨迹的源头之一,也是西方教学思想中崇尚辩论→鼓励创新→逻辑推理→科学论证的思想源头之一。

——摘编自王雷《“美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的教育命题》

材料二   1872年,德意志帝国通过了对学校的监督法,采取一系列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在中学,提高和普及自然科学课程,使教育顺应现代化的要求。1885年,全德有中学1029所,学生达234775人。1900年,通过地方行政法规,让青年工人、学徒、手工业者到中等技校学习。1914年,技校达2564所,学生455937人。政府和企业对大学提供大量财政援助,涌现了像高斯那样著名的科学家。哲学系地位也有上升,如柏林大学强调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传授,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孜孜不倦、知难而进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摘编自周小粒、姜德昌《近代德国的教育改革和现代化》

材料三   “十四五”时期,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落实教育公益性原则,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积极扩大普惠性资源,推动补齐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等教育短板。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鼓励多样化发展,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着力解决好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问题,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摘编自“十四五”规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人性品德培养方面的核心主张及对后世各自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重视发展教育的措施。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中国政府落实教育发展目的有什么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发展的认识。
2023-10-1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2023·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世界各地人类早期文明都有典型的建筑。根据如图图片,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解释是(     

A.古代东方文明要早于西方文明B.人类历史兴起与海洋密切相关
C.都体现早期人类图腾崇拜思想D.早期文明具有共性和地域特色
2023-10-11更新 | 34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5 .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对来世的看法很悲观。他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很快就会消失,没有人能在另一个世界复活并享受永生。所以,他们不注重后事的操办,没有加工木乃伊和精心营造陵墓的习惯,随葬品也较少。最能解释这一观念产生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以及地区战争频繁B.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
C.自然科学发达催生理性认识D.两河流域的宗教文化缺失
2023-10-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名校联盟体2024届高三9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智者具体是指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各地巡回授课的“教师”。他们主要向年轻人传授论辩术,并收取费用作为回报;他们很少讲授自然科学知识,且注重实际利益。由此可知,这些智者(     
A.适应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B.服务于社会特权阶层
C.以发展直接民主制为己任D.热衷于投机城邦政治
2023-09-30更新 | 39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苏格拉底在为八位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功勋卓著的将军辩护时说,真相应该是专业人员通过调查证据和知识还原当时的场景,再根据法律做出论断,而不是由多数人凭借其感性认识做出的选择。最终雅典还是通过投票将这八位将军处死。这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度(     
A.缺乏对群体决策的约束B.忽视公民素养的提高
C.有悖于民主法治的原则D.奉行公民至上的理念
8 .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117~138年在位)在他统治的21年里,一大半时间在帝国各处游历,欣赏自己的天下。他发行的“行省币”(见图),其正面是皇帝像,反面是各行省的拟人化或其他象征。这些举措(       
A.有助于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B.推动了罗马行省制度建立
C.开创了用帝王头像铸币时代D.说明了罗马文明源远流长
2023-09-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代雅典执政官梭伦因制定遗嘱法律受到世人赞誉,过去死者所有的财富和产业全部属于他的家族。梭伦新修订的法律规定:任何人要是没有子女,可以将财产遗赠给他所属意的人。这表明梭伦(       
A.制定遗嘱法律维护平民利益B.承认个人对家产的所有权
C.损害贵族阶层利益遭到反对D.修订法律受个人情感影响
10 .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史诗,它讲述了英雄事业、友情、执着和对生死的无奈,书中所记述的苏美尔的神有吵闹、贪杯、争风吃醋,跟常人没有不同。由此可知,《吉尔伽美什》(       
A.代表古代世界文明的最高成就B.体现人们崇尚英雄的社会风貌
C.反映苏美尔人执着于宗教信仰D.兼具文学与历史学研究的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