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

(二)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

(三)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

(四)忆及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以及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2005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多样性”,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谟拉比法典》确立了“以牙还牙”和“让买方小心提防”两个原则。一个人伤害了他人,不管伤害是怎样造成的,哪怕是意外,造成这个结果的人都要受到同等的伤害;买卖双方里卖方欺诈不会受到惩处,如果买方因为交易纠纷而去闹事,就会受到惩罚。由此可见,古巴比伦王国(     
A.强调社会道德教化B.私有产权观念淡薄
C.注重规范社会秩序D.立法活动脱离实际
3 .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光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观
D.参观希腊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2023-03-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0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3月阶段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A.内容全面B.思想落后C.传播广泛D.影响深远
2022-08-12更新 | 62次组卷 | 36卷引用: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它是世界上最辉煌的文明,由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众多文明组成,世界最早的城市、文字、金属冶炼技术、法典、六十进位制都出现于这里”。它是
A.古代西亚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
6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C.教育能使人认识美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1-11-01更新 | 396次组卷 | 6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广雅、二中、六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文明的发祥地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某一文明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药典等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是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
2021-04-21更新 | 426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等多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所有的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一一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这些特征归结起来,就是虚心、好奇多思、渴望学习、富有常识。希腊人时常以商人、士兵、殖民者和旅行者的身份到外去旅行:在旅行时,他们总是保持着怀疑的精神、批判的眼光。他们探究一些事物,将所有的问题都搬到理性的审判台前加以考查。柏拉图在《申》一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是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借任何代价予以抵制一一“…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还指出了自由论对社会的重要性。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希腊人能够自由地、富有想象力地思考有关人类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并在伟大的文学、哲学和艺术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卷》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3-2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指的是(  )
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古代印度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之后出仕为官,当时从事的是“季氏史”,也曾做过“司职吏”。后来先后在鲁国、齐国等地做官,其从政生涯的巅峰是出任鲁国大司寇。公元前498年,孔子开始周游列国,另谋仕途。十四年后,在其69岁时返鲁,从此专行教道直至老死。孔子的思想后来被其弟子辑录成《论语》一书。

——据《史记孔子世家》译编

材料二   苏格拉底经常在街头演说阐述自己的思想。他相信,关于人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们提出问题,并指出,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还说“美德即知识”,但他强调道德不是那种可以真正教授给你的知识,真正的知识是关于事物“本质”的知识。由于他善于刺激人们独立思考,被称为“牛蛇”。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政府处于死刑。苏格拉底的思想后来被其弟子记录进《理想国》《裴多篇》等书中。

——戴维罗比森《伦理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周游列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在传播上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