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副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

材料二 “平民政体”指的是贫穷而又占多数的自由人执掌着政权;“寡头政体”指的是门第显贵而又占少数的富人执掌着政权。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等译《政治学》

材料三 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 , 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摘编自虞崇胜、杨刻俭《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种文明扩展的方式,并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文明差异的因素。
(2)材料二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的创造力?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政体的原因。
2023-04-26更新 | 244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传播、彼此融汇一直是主旋律。世界各地的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发展的,例如远古时期世界各地的彩陶在造型、质地、文饰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今天,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联系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各种文化只有在互相关联中才能发展,文明在交往中才能成长。对“他者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这就需要将每个国家民族视为独立、平等的文明主体,尝试进行有效的文化和文明对话,并以包容的胸怀和欣赏者的眼光去对待其文化智慧与文化成就,在学习借鉴中丰富并完善自身文化。

——摘编自郊广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交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古代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联系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4-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随着大帝国的出现,跨文化互动进一步加速,广泛的贸易、旅行和交通网络建立起来,为遥远社会间持久而系统的交流打下了基础。在早期的互动网络中,丝绸之路网络是最为广阔的……丝绸之路作为陆路和海路网络,商人们通过它交易丝绸、香料、马匹、玻璃和其他商品,这一点人所共知;但是丝绸之路也是宗教和文化传统传播的通道。陆路连接起从中国和朝鲜到大夏和印度再到更远的伊朗和地中海沿岸的各社会,而海路网络作为辅助手段,保证了航海者在中国、日本、东南亚、锡兰、印度、伊朗、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之间的航行。

——杰里.H.本特利《世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史料二   中国的造纸术,最先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并经过他们传向欧洲。阿拉伯人在与唐朝高仙芝部队作战时俘去一批手工匠人,793年在巴格达办起第一个造纸厂,以后又经过非洲,传往欧洲,阿拉伯人学会制造各种纸张,白色的、彩色的都造出来了。10世纪末,在穆斯林世界人造纸张已成功地取代了纸草纸与羊皮纸。12世纪中叶,阿拉伯人统治过的西班牙开办了造纸厂。以后,意大利、法兰西等也学会了造纸。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也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阿拉伯黑衣大食称硝为“中国雷”,89世纪已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而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他们很早就把格林医学著作的绝大部分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的“医中之王”阿里·伊本·辛纳(即阿维森纳)就是中亚人,他汇集和代表了中古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又如,印度人在古代就发明了表达数字的符号——123……9和定位计数的进位法。在45世纪,有了“0”的符号,这种数字和进位法被阿拉伯人学会,并于10世纪下半叶传向西方。阿拉伯人精通“数”的计算与使用,以至后人错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欧亚大陆文明交往密切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往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在基督教传入阿克苏姆之前,佛教约在公元1世纪传入该国。到6世纪时,阿克苏姆王国的船只可直达南亚沿海的布罗奇、锡兰岛(今斯里兰卡)等。这一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A.撒哈拉商路的贸易B.阿拉伯人在印度洋的活动
C.班图人的迁徙活动D.东非文明与古印度的交往
2023-04-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据历史文献记载,波斯帝国建立了以波斯波利斯——苏萨之间的主干道为核心、覆盖帝国全境的御道网络。其中,呼罗珊大道成为波斯帝国与中亚、南亚交通的主干道,它与穿越上美索不达米亚前往叙利亚的传统亚述商路联结,构成了陆上丝绸之路西段的主干道。这表明波斯帝国的道路建设(     
A.继承了亚历山大帝国的遗产B.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C.服务于对外军事征服的需要D.开辟了亚非之间的新商路
6 . “这些新殖民出去的城邦和母邦间相聚遥远……彼此充斥着恩怨和矛盾,有时还会发生战争,但是希腊人为了使自身同非希腊的野蛮人相区别,有意保持了强烈的希腊性。”为此,希腊在地中海世界的各殖民城邦跋山涉水来到奥林匹亚圣地,参加那里的宗教盛宴。由此可见,希腊的殖民活动(       
A.延续了母邦政治制度B.推动希腊文化传播
C.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贯穿着民族认同感
7 .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反映了(     
A.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B.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C.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D.阿拉伯人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8 . 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杆和泥板进行书写,《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阿拉伯入继承融合了周边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世界各地文化是多样的且各自独立发展B.不同的生存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
C.世界各地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D.区域文化发展是与其他区域交流的结果
2023-04-06更新 | 182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古埃及象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早期希腊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的对比。这体现了(     

A.埃及的象形文字领先世界B.希腊字母是希腊化时期产物
C.世界文化存在影响与借鉴D.文明交融是文化发展的源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贵霜钱币是古代中亚地区贵霜王朝统治时期所铸造发行使用的一种钱币。普遍采用希腊打压法制造,钱币图像正面为王、背面为神,这类神像大部分是希腊、波斯、印度等宗教神话中的众神。这段材料最适合探究的主题是(     
A.文明的交流和影响B.走向整体的世界市场
C.东西文化的同源性D.王权强化和殖民侵略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