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随着东征,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B.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是一次正义性战争
2023-03-29更新 | 211次组卷 | 44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津巴布韦国家在其鼎盛时期向外扩张,石建文化迅速向外传播,类似于大津巴布韦的石建出现于津巴布韦周围地区。从中可以看出(     
A.战争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B.石建文化并非是津巴布韦独有
C.津巴布韦已经发展到较高文明阶段D.石建文明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2023-03-27更新 | 61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音体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文化在不同地区的流动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价值动态分享的过程。文化的交流也是一种思想理念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认同。虽然全化是加速社会变革的力量之一,但是我们也需要警惕不良文化以及文化霸权对各国本土文化的影响。我们希望看到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能够共存,而不是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取代。

——摘编自赵琪《全球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3-22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相互交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农耕世界向外扩展,把周边的游牧世界纳入其文明体系。一种是游牧民族冲入农耕世界,以定居或建立政权的方式融入其文明体系。下列史实属于后一种方式的是(     
A.古代埃及文明向西亚地区的扩展
B.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向周边扩张
C.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周边建立城邦
D.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建立王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是腓尼基人发明的腓尼基字母,成为字母文字的源头,腓尼基人能够发明腓尼基字母的原因是(       
A.腓尼基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B.腓尼基地处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
C.腓尼基字母书写简单易记忆D.腓尼基地处于文明交汇点,商业发达
2023-03-16更新 | 75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整体历史观念看,汉唐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三条道路:北方草原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在汉唐时代,这三条道路上的交流媒介,主要分三类:使节、商旅、宗教人士。以这三种媒介进行的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虽然未从根本上改变彼此的历史进程,但在当时的文化发展中是有很大影响的。

       ——摘编自张绪山《整体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汉唐时期文化交流的几个典例》

材料二     政体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共和政体以品德为原则,君主政体以荣誉为原则,专制政体则以恐怖为原则。中国的政体是一个混合政体,因其君主的广泛权力而具有许多专制主义因素,因其监察制度和建立在父爱和敬老基础之上的美德而具有一些共和政体因素,因其固定不变的法律和规范有序的法庭,视坚忍不拔和冒险说真话的精神为荣耀,而具有一些君主政体因素。如果说,因疆域之大而使中国是一个专制政体国家,那么,它或许就是所有专制政体国家中之最佳。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简析汉唐时期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交流的历史背景。
(2)概括孟德斯鸠对中国的认识并分析其主要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人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殖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对于希腊人来说,殖民等同于一次地理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希腊世界的范围。这说明古希腊的殖民活动(     
A.建立了版图广阔的殖民帝国B.加速了大河文明的区域性扩张
C.开启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D.客观上促进了地域文化的拓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希腊古典作家习惯于把希腊人与波斯人的冲突演绎为欧洲与亚洲的对立、“文明”与“野蛮”的 敌对。在希波战争中,希腊对波斯存在傲慢与偏见,认为波斯人是专制的、野蛮的,他们不仅是对希腊“自由”的威胁,更是对“文明”世界的威胁。希腊人的这种认知(     
A.闪烁着唯物主义的光辉B.充满了对民主政治的渴望
C.体现出对奴隶制的否定D.隐含着一定的西方优越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灭亡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坏
2023-03-03更新 | 1279次组卷 | 7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1世纪航海手册《厄里特里亚航海记》记载,印度的黄油、蔗糖沿近岸航线贩至阿拉伯或直接运到东非;意大利的葡萄酒经由埃及转运到东非、阿拉伯甚至印度;波斯湾市场上原产的枣酒或转运自西方的葡萄酒,出口到印度和阿拉伯。由此可知,当时(       
A.世界贸易体系初步确立B.跨区域商品贸易比较繁荣
C.海上贸易路线遍布全球D.各大洲建立直接商贸往来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