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谷物来自埃及、西西里等地,腌鱼来自西班牙等地,木材和沥青来自马其顿,铅来自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这些史实可以用于说明(     

A.希腊人建立了殖民帝国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环地中海地区贸易繁荣D.希腊文明扩展到欧亚大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反映出(     
A.巴比伦的荣光B.波斯力量的崛起C.希腊化的世界D.奥斯曼帝国兴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英国学者马丁·贝尔纳在其著作《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批判了关于希腊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提出希腊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下列希腊文明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字母文字               ②雕刻艺术               ③民主政治                  ④冶铁技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9-08更新 | 4075次组卷 | 25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双马镫实物(下图);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认为:“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欧洲就不会有骑士时代。”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该金属双马镫可作为实物史料为北燕的建国提供证明
B.马镫的发明使印欧人开始进入欧洲、印度的广大地区
C.马镫的传入,为欧洲大规模建立骑士军队提供了可能
D.在该文物主人生活的时期,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灭亡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坏
2023-03-03更新 | 1293次组卷 | 7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亚历山大城始建于公元前332年,是按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作为当时马其顿帝国埃及行省的总督所在地。之后,亚历山大城成为托勒密埃及王国的首都,并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影响较大的城市。由此可以推测出
①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②战争客观上造成不同文化碰撞与交锋
③埃及文化深受西亚文化的影响 ④北非文化被希腊文化所取代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考古学家在位于阿富汗北部的蒂拉丘地发掘了一批墓葬,年代约在前1世纪至1世纪之间,很多学者倾向于这是月氏人首领墓。其中出土的公羊金饰有着帕米尔高原上马可·波罗羊的典型特征,还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女神维纳斯等古希腊神灵金饰品,一些扣饰上的动物图案则有中国元素。该墓葬群可见证

①赫梯人入侵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王国的鼎盛
③“凿空”西域后的互动   ④多元文明的交融互鉴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
2022-04-02更新 | 574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印度西北部,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印度的佛教精神相结合,奠定了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基础;在中亚的阿姆河畔,屹立着希腊式的城市;中国新疆塔里木地区发现的一枚中国人的陶土印章,呈现出希腊化的图案。这表明
A.希腊化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
B.希腊化时期的各地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大同
C.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向远东不断转移
D.传播希腊文化是亚历山大东征的主要原因
2022-01-20更新 | 1481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零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人类早期文明使用的部分文字》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各区域文明产生的时期大致相同
②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点
③商业发展决定文字的消失或延续
④不同文明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01-20更新 | 1306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零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一片宛如水槽的海域,有人戏称它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这里不仅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更是古代诸多文明演绎的舞台。结合所学、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罗马帝国建立的同时,也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罗马的多民族文化也辐射至帝国的四周,罗马人的足迹远涉帕提亚、印度、中亚,甚至达中国……庞贝古城有印度女神雕像出土,北欧的丹麦也有印度佛像的发现,而在印度半岛东海岸本迪治利城,则发现了一个罗马商战遗址,出土了大量意大利陶器和罗马帝国钱币,越南等地也有不少罗马钱币出土。许多研究者还认为庞贝壁画中的天神、英雄和王侯显贵所穿的迎风飘展的长袍大褂都是丝绸制成。而众多古典文献的记载更是中国丝绸大量输入罗马的明证。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概括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特点。
(2)列举出公元前6世纪—15世纪这一区域出现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中,公元后兴起于亚洲的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