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笈多帝国时期,国王常向婆罗门、佛教寺院、印度教神庙赠送大量的土地,当时,佛教受印度教的影响,演化出一种新的形式——大乘佛教,与传统佛教相比,大乘佛教约束较少。这从侧面反映了笈多帝国
A.宗教政策较为宽松B.佛教势力十分衰弱
C.各种宗教融为一体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3 . 中世纪的西欧,两个相距仅几百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在遭受饥饿是很正常的事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欧出现了封君封臣制度B.国王严格限制粮食贸易
C.庄园经济封闭和自给自足D.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商路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世纪的英国,其经济生产模式是庄园经济,它是一种封建主义经济。在庄园中,农奴是最主要的劳动者,他们处于庄园体系中的最底层,是被剥削的对象;领主是庄园的所有者,他们在庄园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是庄园经济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此外,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个阶层——自由民,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租种领主的土地,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样是处于被剥削的地位,但其境况在一定程度上要好于农奴

材料三   经济学家托尼曾经估算,“农民每交给领主1个便士,就往自己口袋放进6个便士。”很显然,如果没有庄园法对农民的保护,这是很难做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材料四   西欧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们的等级差别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服饰在当时是一个人身份及财富的象征,所以统治者和贵族都反对下层民众模仿他们的服饰,有的国家甚至立法,明令平民不得穿着格子呢绒服装,不得佩戴金银首饰和穿着色彩艳丽的服装,不得戴手套、佩短剑。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显示和维护贵族的特权地位。

——黄春高《西欧封建社会》

材料五   法兰克王国建立之初,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基督教。8世纪时,查理继位后,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贡献给教会,教会因此变得富有,势力越来越大。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材料图中①②③处有代表性的文明古国有哪些?佛教产生于图中哪一处?
(2)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庄园经济的主要劳动者构成。
(3)根据材料三,指出庄园法庭存在的积极意义。
(4)材料四中,西欧封建社会对人们服饰进行限制的目的是什么?
(5)从材料四、五可以看出,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2021-05-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君士坦丁惠赐书》记载,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洛伦佐·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
①是欧洲宗教改革的时代产物   ②推动了西欧文献校勘学发展
③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④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 图1、图2、图3是三个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某一时期的形势和疆域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信息,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帝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廷克巴图是声名显赫的科兰尼克.桑科雷大学的所在地。廷克巴图在15~16世纪成为精神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津加里贝尔、桑科尔和西迪·牙希亚这三座雄伟的清真寺反映了廷克巴图的黄金年代。”15~16世纪的廷克巴图属于
A.加纳B.桑海C.马里D.津巴布韦
8 . 图1、图2、图3是拉丁美洲历史上三个历史时期的地图(16世纪之前、18世纪晚期、19世纪20年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均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历史信息,并据此说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三幅地图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1-05-01更新 | 493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世纪的欧洲孕育着近代的曙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三   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立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和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所持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阐释。
2021-04-25更新 | 2023次组卷 | 5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
A.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
C.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D.制约了代议制民主发展
2021-04-21更新 | 2316次组卷 | 6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