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796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写信给罗马教皇利奥三世说:“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和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而神圣的教父,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随后,利奥三世在查理出席罗马圣彼得教堂典礼之际,为查理加冕。这表明当时西欧(     
A.教会的权力大于世俗王权B.基督教控制精神世界
C.国王利用教会扩大了疆域D.教会与王权相互利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为玛雅前古典期,这一时期玛雅人已将一年精确到365.242天,每月为29.5302天,这与现代天文学计算的结果分别只差0.0003天和0.00039天。他们还以手和脚的20个指头作为计算的基础,创造了20进制。玛雅人取得这些成就主要源于(     
A.独特而发达的数学体系B.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C.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形成D.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世纪西欧的村庄在相当程度上独立管理自己的事务,有自身的权力机构村民会议,有自身选举出来的管理人员,而且具有与上级权威机构打交道的合法地位。这种乡村共同体促进了(     
A.民族国家的心理认同B.国王权力的不断集中
C.地域集体观念的增强D.农奴政治地位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蛮族”日耳曼人的入侵下灭亡,帝国的大批土地、城市、建筑、文物被毁。基督教教会及时适应社会变化并与“蛮族”社会相结合,基本上保留着帝国以来教会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因此(     
A.西欧社会逐渐进入“黑暗时代”B.基督教会成为蛮族社会的支配者
C.欧洲人成为基督教的忠实信徒D.教会对罗马文化传承起特殊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115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给意大利博洛尼亚法学院颁发了特许状。据此可知(     
·法学院学生和神职人员一样,享有自由和豁免权。
·为了学习和教学的目的,学院可以自由迁徙。
·有不因学术观点而被报复的权利。
·当学生和其他人发生冲突,有权选择他们相信的法庭。
A.西欧市民与大学间冲突激烈
B.统治者深受罗马法思想的影响
C.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世俗王权寻求城市力量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时期,田赋的征税对象为拥有土地的农民。农民进城出售农产品,换取货币,以现金缴纳赋税。苏丹沙姆斯丁·伊勒图特米什发行标准货币银坦卡,结果整个次大陆卷入货币交换关系之中。这说明德里苏丹国的赋税体制(     
A.发挥了调节物价的功能B.减轻了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C.促进了区域市场的发展D.有利于维护社会长期稳定
7 . 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统治期间,为了赢取国内有权势的僧俗封建主的支持,向他们颁授“特恩权”,在自己的领地庄园内具有世袭的特权,国家官吏不能进入领地征税或干预其他事项。这种政策(     
A.使得庄园和农奴制度确立起来B.致力于扩大王室的实际控制力
C.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势D.着眼于降低基督教会的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世纪后期,市民们向君主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并充当国王的内侍、监工、账目保管人,作为回报,君主向市民提供保护,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争和不合理的要求。这反映了(     
A.君主是社会矛盾焦点B.新兴力量推进社会转型
C.君权与教权矛盾激化D.封建庄园经济走向衰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罗斯受洗”后,罗斯主教由君士坦丁堡牧首直接任命。基辅圣索菲娅大教堂(建成于1037~1057年)在建筑形式、技术、细节的处理等方面都借鉴了君士坦丁堡圣索菲娅大教堂。圣像画成为古罗斯绘画的一种重要体裁,大量的翻译文学(主要译自希腊文)作品也在罗斯流传。这些反映了(     
A.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B.俄罗斯文化融合了多元文化
C.宗教成为俄罗斯君主专制的工具D.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的欧洲,确实有诸多让后人觉得黑暗与蒙昧的地方,如宗教迫害、审判异端和火刑杀人,有学者指出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但同时,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这些关键词。其黑暗迷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觉醒,他们在昏庸无道中也有创造和累积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诸多因素,如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知识积累、大学创立、宗教信仰、城市扩张、草坪文化、建筑雕刻、图画艺术、行会商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朱迪斯·本内特在《欧洲中世纪史》中提到: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

根据材料,结合史实,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3-03-24更新 | 737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