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347—1348年,黑死病席卷了整个英国,下图反映了这一事件前后英国社会的变化。据此可知,该时期英国(     

A.庄园经济进一步瓦解B.领主经济实力的增强
C.农奴生产积极性提高D.区域间人口流动加快
2024-05-31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4月)历史试题
2 . 从12、13世纪起,欧洲一些君主为了能够“更方便地解释自己的政策以及索取金钱”,逐渐热衷于召开由市镇代表和封建领主、教会主教一起参加的大型会议。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议会起源与王权加强紧密相关B.市民与领主和教士平等议事
C.城市向国王支付赎金获取自治D.王权掌握了世俗最高统治权
2024-05-3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押题卷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仲裁在各类商业活动及其他纠纷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1563年英国《劳工法令》规定,治安法官或地方官员可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审理等手段来解决劳资纠纷。169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仲裁法》。1854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包含大量仲裁条款的《普通法程序法案》。19世纪之后,劳资争议发生后,一般是双方各自指定数目相等的仲裁人组成仲裁委员会来解决纠纷。当这些争议通过仲裁成功化解,或当争议无法化解而导致劳资冲突爆发时,仲裁委员会的使命就宣告结束。詹姆斯·杰斐指出:“在很多情况下,仲裁并不能成功地消除雇主和劳工之间的权力鸿沟,相反却加剧了权力的不对称性。”

——摘编自刘金源《近代英国劳资争议仲裁制的兴起》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重塑政府的改革运动,将一些公共服务重新下放或返还给公民社会组织。莱斯特·萨拉蒙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次‘全球结社革命’,即在市场和国家的领域之外有组织的公民行动在蓬勃兴起。”法国公民社会组织在1987年就建立了54000个,而20世纪60年代每年只成立11000个。据最新估计,英国有公民社会组织275000个,其收入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5%。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的联合调查显示,73%的公民社会组织有政策倡导行为,59%的公民社会组织开展过游说活动。

——摘编自齐久恒《近代西方公民社会组织的历史嬗变——基于四个阶段实践特征的镜像透视》

(1)概括近代英国仲裁制的特点,并评述其影响。
(2)归纳20世纪70年代西方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并结概述其背景。
4 . 14世纪,法国国王开始将巴黎作为固定驻地,卢浮宫、保尔宫等相继建造。同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和理查二世也致力于兴建大型建筑,如威斯敏斯特厅和温莎城堡。这一现象反映了(     
A.文艺复兴运动影响扩大B.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
C.封建君主强化自身权威D.城市自治具备现实基础
2024-05-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9世纪,英国僧侣宣称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王子布鲁特斯(Brutus)是第一个定居在不列颠的人,证据是不列颠(Britain)源于“布鲁特斯”,两个世纪后历史学家杰弗里在其虚构的《英国诸王史》中更明确布鲁特斯于公元前1170年登陆。据此可知当时(     
A.资产阶级推崇希腊古典文化B.出现早期民族探源意识
C.科学理性观念影响学术研究D.君权神化催生民族语言
2024-05-17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3世纪末期,法国王室想方设法扩大领地。国王能够干涉其附庸的财产继承权,通过联姻扩展势力,通过战争直接获得土地,最终成为全国最强大的封建主。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民族国家已形成B.中央集权强化C.贵族的势力膨胀D.王权得到加强
2024-05-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960年以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礼第一条规定:“皇帝的诺言:我皇帝,在上帝和使徒保罗的面前,以基督之名许诺和发誓,只要上帝支持我,在必要的时候,我是神圣罗马教会的保护者和捍卫者并将尽心尽力。”这一仪式(     
A.导致王权与教权矛盾激化B.加强了皇权的合法性
C.体现出君主权力得到加强D.维护了封君封臣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学者指出,12世纪罗马法复兴运动前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结束封建割据的状态,统一国家以促进经济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便是加强王权。该学者意在强调,罗马法的复兴(     
A.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B.与时俱进的法律特点
C.有利于强化世俗权力D.市民阶层的时代需求
2024-05-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普宁市高考考前模拟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263年,法国颁布法令规定:封建领主的货币只能在领地内流通,国王的货币则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因为国王的货币比封建领主的货币更可靠,所以封建领主的货币流通受限。此举(     
A.导致了庄园经济崩溃B.促进了专制王权的进一步强化
C.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D.打破了国王与领主的契约关系
2024-05-15更新 | 5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自11世纪以来,英国王室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自己的直接领地,即所谓“国王靠自己过活”,但到14世纪,税收已成为其主要来源。1374~1375年,英王财政总收入为11.2万英镑,其中领地收入2.2万,而税收有8.2万。这一现象说明当时英国(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B.对外扩张获得巨大收益
C.封建王权呈现强化趋势D.脱离教会控制成效显著
2024-04-25更新 | 49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