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2世纪起,西欧涌现出一批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的力量也日益加强,“他们就向整个封建制度的首脑——国王——寻求有力的支援”,两者很快就建立了共同反对封建领主的联盟。这反映了(     
A.教权是社会矛盾焦点B.新兴力量推进社会转型
C.王权与教权矛盾激化D.封建庄园经济走向衰落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江西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1077年在法国的康布雷建立的公社,是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知名的一 个城市公社,穷人、工匠、织工投入斗争,“公社在全城欣喜若狂的气氛中宣誓成立”。 此后,在法国北部的大多数城市,如在圣康坦、拉昂、琅城等地陆续建立了公社组织。这些公社组织的出现(     
A.完善了法国社会的庄园体系B.动摇了封建领主的专制统治地位
C.客观上为民族国家奠定基础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3~14世纪西欧市政厅修建起来,上层为市长与市政委员的会议室,用于组织市民立法活动和执行法律,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行会的领导者和城市新贵族还在此举行舞会和聚会,是新贵族阶层的集体性宫殿。这反映出当时这些地区(     
A.社会转型因素已孕育B.权力结构呈现出多头领导特征
C.城市功能渐趋多元化D.贵族势力渗透手工业行会内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2世纪中期以来,以商人、专业人士、富裕工匠、富农为主体的英国中产阶级的人口不断增长,到15世纪,达到城市人口的30%以上。尽管贵族和乡绅身居上流社会的地位仍然稳固,但他们与中产阶级的收入逐渐接近,部分大商人和律师的收入甚至超过了贵族。上述现象(     
A.源于海外财富的大量输入B.体现出英国经济转型基本实现
C.推动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张D.导致英国王权崛起的进程受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2~13世纪的英格兰兴起了大批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多为人为“种植”城镇,是特许状授权的交易地点,领主选定一个他认为合适的地点作为“城址”,授予“市民权”或“市民租佃”之后,这一地方便具备了“城”的资格。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格兰城镇化(     
A.推动了商业资本的扩张B.渗透着鲜明的政治因素
C.兼具专制与自治的特点D.体现了王权强化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至少从12世纪开始,意大利各城市就达成了各种双边条约,这些条约常常规定对方的公民享有在已方境内定居、拥有财产和从事工业、贸易的自由;设立商人法庭,依据商法裁决条约双方公民之间的商事纠纷。据此可知(     
A.近代国际法体系初步形成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成为主流
C.意大利统一的条件已成熟D.城市自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3世纪以来,神迹剧开始在欧洲部分地区上演,部分剧目被译成各种现代语言,并且离开了教堂,在教会庭院或大街上演出。僧侣后来不再掌管戏剧演出,而转由世俗人士主持,可能是由教会组织转递给了非宗教行会。剧情多是圣徒的生活、道德故事,以及最重要的《圣经》故事,而《圣经》故事大都由手工业行会负责演出,它们往往将基督徒的虔诚和粗鄙的幽默感结合起来,从而吸引了众多的观众。神迹剧这一类戏剧(     
A.彰显了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B.维护了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
C.展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从12世纪末开始,英格兰国王经常组织巡回法庭,派法官到各郡调查裁断。巡回法庭不仅审理各种刑事、民事案件,而且管理王室资产、督查地方官吏、规制地方领主特权。有西方学者指出,“与其说它是巡回法庭,不如说它是巡回政府”。巡回法庭的设置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权力逐渐衰微B.封君封臣制度完善
C.地方贵族丧失特权D.民族国家初显雏形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晚期,1300年前后,出现在修道院的一项发明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那就是带擒纵器的齿轮钟。当时的教士们有必要确定更为准确的时间,以便安排他们的祈祷与其他工作。但丁在1320年的《神曲》中就已经提到:如同钟表里的许多齿轮,互相协调,各自转动。

——摘编自[]马丁·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

材料二   18世纪的欧洲人日益习惯于精确的时间。精确的时间一方面意味着人们对时间的控制,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一部分人需要屈服。仆人、工人和雇工日益受到纪律限制,并不得不屈服于钟表(工作时间)对他们的控制。这当然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而18世纪的教育者们开始培养起的新一代人,却将这种外在强制力逐渐转化为自身的强制力。

——摘编自[]大卫·梅森《近代欧洲200年》

材料三   时间测量技术的改善,对待时间的基本态度的重大变化——两者引起了一种普遍性的提速感。在一些领域,比如音乐(尤其是军乐进行曲),人们可以明显体会到这种变化。在18世纪早期,安哈尔特——德绍公国的利奥波德一世率先在军队操练中对齐步走作出了相关规定。当时德意志士兵每分钟需行进60步,后来改为72步。而到了十九世纪初,在反抗拿破仑的战争中,则普遍都是114步了。

——摘编自[]埃尔顿《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世纪到18世纪钟表功能上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钟表推广的社会影响。
2024-05-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多校联考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10 . 中世纪早期政教冲突时,世俗王权拒绝承认其权力来自教会,而是直接来自上帝。然而,中世纪后期的神学家越来越强调王权源自社会共同体。这一演进(       
A.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B.促使政教分离原则的确立
C.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D.助力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2024-05-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多校联考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