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荷兰学者赫伊津哈在《中世纪的秋天》中写到:“在中世纪嘈杂的繁忙生活中,有一个声音总是压倒一切的,这就是钟声……在日常生活中,钟声就像关怀人的、善良的精灵,总是以熟悉的声音宣告悲伤或喜悦、平静或焦躁、集会或告诫。”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     
A.基督教会推动了社会文化发展B.封建领主权力不断扩大
C.庄园农奴制下的生活单调乏味D.宗教伦理具有双重作用
2024-06-03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天津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2世纪以来,西欧各国的君主们积极吸收罗马法中伸张君权的原则,并以此来制定实体法;城市参照罗马法中的民法原则,形成了城市的商业法规,逐渐排斥封建的庄园法、习惯法,间接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这反映出(     
A.封君封臣制度的巩固B.君主集权的加强
C.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D.罗马法体系完善
2024-06-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至少从12世纪开始,意大利各城市就达成了各种双边条约,这些条约常常规定对方的公民享有在已方境内定居、拥有财产和从事工业、贸易的自由;设立商人法庭,依据商法裁决条约双方公民之间的商事纠纷。据此可知(     
A.近代国际法体系初步形成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成为主流
C.意大利统一的条件已成熟D.城市自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2024·河北沧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3世纪,西欧很多骑士领主转变成了富有商业头脑的“经济人”,骑士领主和总管总是要密切关注羊毛的价格,并为他们母牛的产奶量或多或收成好坏而高谈阔论。这些现象反映出西欧(     
A.封建庄园制已濒临崩溃B.农业资本主义蓬勃发展
C.社会经济转型趋势显现D.市场发展源于阶层分化
2024-05-31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对于中世纪统治制度的理念基础,圣保罗的名言“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做官的是神的佣人,是 于你有益的……所以你们必须服从”被奉为圭臬。但在中世纪的城市中,无论是最初由全体市民共同 参加的市民大会,还是此后建立在选举制基础上的议事会制度,它们都是以“统治权力的来源是被统 治者自己同意”为理念基础的,所代表的是一种由下而上的统治模式。这一变化源于(     
A.自治城市的独立发展B.封建领主的分裂割据
C.人文思想的广泛传播D.统治理念的开放多元
2024-05-28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6 . 11~12世纪,西欧文明赖以存在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以活跃的货物交换为基础的经济逐步恢复,以及随之而来的货币流通量的增加。这些新现象对中世纪文明的各方面——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可知,当时西欧(     
A.开始酝酿宗教改革运动B.民族国家逐步兴起
C.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D.贵族特权彻底铲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2世纪时,西欧君主或贵族颁布“城市特许状”出现了著名的模式,如英王亨利一世赐予纽卡斯尔市民的特权和法王路易六世颁布的特许状,成为后世城市特许状的模本。市自治体的居民为了获得特权,要付出很大一笔财富,之后每年还必须付一笔钱给领主以维持特许状的效力。“城市特许状”的颁布(     
A.推动了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B.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C.强化了市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缘于王权力量日益削弱
8 . 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中国古代的书院和欧洲中世纪的大学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教育制度,并对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书院的名称出现于唐朝。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唐末官学衰废,士子失学,一些封建文人学者,只好自动择地而学。宋朝初期,书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书院民间色彩浓厚,许多学术大师云集书院讲学,师生相互答疑问难、相互激荡推陈创新,形成了许多的新观点、新思想。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是以道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为最终归宿,形成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培养目标。明清时期,朝廷将科举与学校紧密结合起来,官学得到极大普及,书院也逐渐官方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帖括。

——摘编自王凤玉《中国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不同历史命运及文化潜因》

材料二   1112世纪,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成长,不同行业的作坊主分别组成行会用以保卫自己的利益。传统的教会学校不能满足新兴市场的要求,于是行会开始掀起反对宗教垄断教育的斗争,纷纷设立学校。大学通过斗争得到了一些特权:争得各种免税、免役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师生无经济之忧,使之专心致志于知识学习和学术研究。大学教授或学生享有参加大学行政乃至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利。如,波隆那大学的行政权就是由学生会主席具体执掌,牛津、剑桥、巴黎大学均在各自国家的行政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中世纪大学恢复和发展了古希腊哲学家的逻辑分析传统,发现并发展了近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观察和实验方法。在课程内容上,神学科起主要作用,如巴黎大学主要学习《圣经》,学生也是神职人员。

——摘编自刘玉皎《论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并简要评价中世纪大学。
2024-05-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史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A.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B.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D.王权的削弱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2024-05-21更新 | 27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3届上海闸北区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263年,法国颁布法令规定:封建领主的货币只能在领地内流通,国王的货币则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因为国王的货币比封建领主的货币更可靠,所以封建领主的货币流通受限。此举(     
A.导致了庄园经济崩溃B.促进了专制王权的进一步强化
C.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D.打破了国王与领主的契约关系
2024-05-15更新 | 53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