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中世纪开始后的数百年间,亚里士多德已经被人们忘在脑后,尽管其希腊文原稿在拜占庭保存完好。但在750至900年间,所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被译成阿拉伯文,其中一些直接译自希腊文,一些由古叙利亚文转译。之后,他的著作又从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到13世纪,亚里士多德几乎所有著作都有了拉丁文译本,并闻名于西方世界,而最大的翻译中心是西班牙的托莱多。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A.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西方文明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兰文明
C.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
D.希腊字母演化到拉丁字母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2024-01-24更新 | 1369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早期奥斯曼帝国的军人通过战利品来致富;14世纪帝国实行蒂玛尔制,政府将土地赏赐给军人作为封地,封地大部分不能世袭,而且军人必须保持服役。据此可知蒂玛尔制(     
A.激化军人与奥斯曼帝国政府间的矛盾B.削弱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战斗力
C.确保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D.规范了军人与国家间的权责关系
2023-10-2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7世纪阿拉伯民族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其文化中保留了大量氏族制下的诸如反对利己主义、只承认有限的私有制等因素。阿拉伯帝国时期注重发展商业贸易,但同时又反对商人过分追逐私利,财富过于集中。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A.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B.传统观念影响商业发展
C.抑商成为经济政策主流D.财务和税务部门的完善
2023-10-2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十零一夜》从公元8、9世纪之交开始流传,直至16世纪初定型成书,经历了七八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在传述过程中又吸收了波斯、印度、希腊、中国等民族的故事,最终形成一都具有阿拉伯民族统一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的民间故事集。全书共25卷,题材广泛,包括历史、政治、社会、伦理、文学、医学乃至音乐等各方面的内容;辑录有诗歌、演讲辞,谚语以及贤者学者的格言警句和各种趣闻轶事等。它被认为是文学、语言学、诗韵格律学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书,是阿拉伯古代珍贵的文史资料,对后世的一些学者颇有影响。

——摘编自陆培勇《从<一千零一夜>看中世纪阿拉伯社会主流价值观》

材料二   《一千零一夜》之所以会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宗教的真实现象,还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心理渴望。就其内容而言,不仅是一部汇聚多个民族智慧精华的历史载体,还是对各个阶层的不同生活画面的真实再现。就其艺术性来说,它的内容文笔流畅,情节生动,并用奇思妙想的方式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其故事所反映出来的热爱理想、勇于追求等思想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因而具有重要的艺术魅力。

——摘编自封志华《<一千零一夜>中的思想内容及其意义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千零一夜》能够成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千零一夜》成书的意义。
2023-08-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主要的来源有:其一,波斯和印度;其二,阿拔斯王朝的伊拉克;其三,马木鲁克王朝的埃及。同时,多处涉及“中国元素”,如《阿拉丁神灯》故事发生在中国都城,主人公阿拉丁是一位中国人。这反映出《一千零一夜》
A.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B.强化故事的异域风情
C.体现多元文化的融合D.广泛影响了各地文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786年,阿拉伯哈里发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学术研究中心——智慧宫,后来的哈里发又重金聘请世界各地的学者来这里工作,把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A.是东西方文化融汇之地B.思想领域开放程度高
C.是沟通世界贸易的桥梁D.缺乏文化的自主创新
7 . 下图所示是卢浮宫珍藏的木板油画《圣教徒》,创作时间约为1550-1600年,描绘了圣彼得和圣保罗共同托起教堂的情景,象征着东西基督教徒团结一致抵御伊斯兰文明。此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正率军东征B.古罗马正在由共和国向帝国过渡
C.西欧中世纪王权正处于衰弱期间D.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
2022-10-26更新 | 425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5-16世纪,穆斯林文明、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是世界主要的三大文明,三大文明鼎足而立,穆斯林文明与儒家文明无疑是让人最为艳羡的,然而这一时期相对黯然的基督文明却悄然发生的发生着巨大的转变,这一转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转变与世界格局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的穆斯林世界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然而到17世纪,这些穆斯林帝国开始衰落,而且至今仍然落后……一种解释是,统治这些帝国的王朝都很腐败,1566年谢里姆二世继承苏莱曼一世,他懒惰、愚钝、放荡……还有一个较根本的解释:它缺乏欧洲的动力,如果这时有人进入穆斯林国家,他一定会看到早500年时的经济惯例和经济制度,朝臣勾结起来,欺诈社会的生产阶级……商人们都藏匿自己的财产,而不是公开投资,以扩大自己的买卖……穆斯林对西方有一种优越感,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或许能从邪教徒即异教徒哪里学到些什么。拥有普通科学常识的人,即在基督教欧洲被认为是极为常见和有用的人,在这里是没有名气的。

材料二   11世纪,维京人也曾发现北美大陆,并花了大约100年的时间来维持他们在哪里的拓居地,但他们的努力没有成功,相比之下,继哥伦布之后,欧洲人成群结队的涌入美洲。11世纪和15世纪的这种不同反映表明,在这中间的500年中,出现了某种发展,它使欧洲能够并急于向海外扩张。

材料三   17世纪,土耳其人进逼多瑙河,围攻欧洲的中心维也纳,但是,若将此事置于世界历史舞台上,这不过是一次具有局部意义的小规模行动。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最初伊比利亚人的海外扩张和稍后西北欧人的活动。

——以上材料均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世纪地跨三洲的穆斯林帝国是哪个国家?17世纪穆斯林帝国走向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11-15世纪欧洲发生了哪些变化使欧洲人能够并急于向海外扩张?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比,为什么与土耳其人的扩张相比伊比利亚人和西北欧人的海外扩张才真正具有重要意义?
9 . 有学者指出:“伊斯兰世界向地中海方向的扩张使欧洲人与印度洋的联系中断了几个世纪,只要穆斯林统治地中海,欧洲人就休想在大洋上放一块船板,当时几乎成为伊斯兰世界“内海”的印度洋是世界贸易的中心,就此而言,穆斯林使欧洲人进入了真正的‘黑暗时代’”。该学者旨在强调伊斯兰世界的扩张导致(     
A.印度洋成为世界贸易中心B.西欧新航路的开辟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断D.欧洲商业走向衰落
10 . 据记载,奥斯曼帝国政府在与外国签订特惠条例时,都坚持在每项条例加入互惠条款,迫使欧洲国家允许奥斯曼商人在基督教国家做生意。这表明,奥斯曼帝国
A.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中心B.对本国商人利益加以维护
C.推行对外平等交往的政策D.加紧对欧洲进行经济侵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