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1 道试题
1 . 一知名旅行社宣称:“500多年前,欧洲的探险家们凭着过人的毅力和梦想,带着还算足够规模的船队征服了大西洋,触摸另一个‘野蛮’部落。其实你不用崇拜他们,今天你也可以参加‘重走新航路’实现你的航海家梦想。”材料中征服大西洋的航海家及其航行结果是(  )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达·伽马——驶达印度D.麦哲伦——证实地圆学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航路开辟后,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根源是(     
A.欧洲王室勇于冒险B.造船水平的提高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宗教扩张的狂热
2023-04-23更新 | 1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传统观点认为:奥斯曼帝国阻断传统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近年来亦有学靠现出。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促进了16世纪旧商路贸易的复头,并认为“土耳其人阻断了商路”这一说法是夸大了的,甚至包含着敌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传统观点最符合唯物史观B.史学研究不可能还原真相
C.年代越靠后的结论越准确D.研究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4 . 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达·芬奇通过解剖了解了人体结构,伽利略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了"地心说"的谬误,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发明了"微积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文艺复兴波及范围日益广泛B.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思想解放
C.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D.欧洲社会孕育了转型的力量
2023-04-21更新 | 1255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5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和平理性的理想社会。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 “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597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6 . 1521年,麦哲伦发现菲律宾后将其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12月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20 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     
A.带有宗教色彩B.尊重了当地文化
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D.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2023-04-18更新 | 14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图节选自一位航海家日记。该材料(     
A.强调了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变化B.反映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大帝国D.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动物、恒星甚至新的人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观念和假想提出了挑战。”由此可知(  )
A.人文主义思想已经成为思想界的主流
B.近代科学推动了殖民扩张
C.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
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经济发展
2023-04-12更新 | 1013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自主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 1500 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始。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全全球统一……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 年至 1914 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首版1970年)

材料二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最遥远的部分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工业的发展,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摘编自〔英〕亚当·斯密《国富论》(首版1776年)


(1)指出材料一、二观点的分歧。选择你同意的观点说明理由。
(2)据此归纳影响历史认知的因素有哪些?
2023-04-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白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之兴衰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主要在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之间往返进行,帆船载运的主要商品是中国物美价廉的丝绸以及美洲白银,因此大帆船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银丝贸易”。

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西属美洲大量银矿被发现,墨西哥和秘鲁在16世纪世界产银总额中占比高达73%。1567年,明政府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马尼拉成为中国与西属美洲贸易的中转站。此时期部分华人移居马尼拉,一些人选择和当地女子结婚;马尼拉总督征收中国商品关税从3%逐步提升到6%。1638年,一个西班牙海军官员说把中国生丝从马尼拉出口到墨西哥就能净赚400%。西班牙殖民政府制定了许可证制度、检查注册制度、帆船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交易制度。16世纪末17世纪初,银丝贸易逐渐走向繁荣。墨西哥的印第安人、黑人、穷人也能穿上中国丝绸做的衣服,甚至制成了流行至今融合中国纺织品艺术风格的墨西哥民族服装。

印第安人是美洲白银开采的主要劳动力,16世纪中叶墨西哥印第安人有900万,1646年下降了75%。受中国丝绸冲击,西班牙商人要求政府对华进口丝织品加以限制。1593年,西班牙王室通过法律,规定墨西哥和菲律宾每年只允许2艘300吨以下的帆船从事贸易。1640年抵达马尼拉的中国船只锐减到7艘(1627年为21艘)。葡萄牙、荷兰与英国借机对西班牙、中国以及西属美洲、西属菲律宾进行劫掠、展开商业战争。清政府受东南沿海动荡形势影响,于1655年批准浙闽总督“禁海”的奏请。1808年,拿破仑入侵造成西班牙混乱,西班牙无暇顾及海外殖民地。1810年,墨西哥人民爆发反抗殖民者的起义,1813年大帆船贸易被正式下令关闭。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后世界的主要航海路线,分析“大帆船贸易”形成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评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兴衰。
2023-04-1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历城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