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484年,哥伦布请求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帮助他装备三只船,他认为携带足够一年食用的粮食,装载与大西洋彼岸诸国居民进行交换的商品,取道西航,就可以到达印度。由此可知(     
A.哥伦布发现美洲具有必然性B.哥伦布相信“地圆说”
C.葡萄牙王室支持哥伦布远航D.跨洋贸易得到了发展
2024-05-01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16世纪的部分西方地图学家的相关成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人物

概要

德国人文主义者亚皮安绘制了一幅全球的心状图
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绘制了用于航海直线定向的世界全图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根据亚、墨二人的成就,绘出了两张心状投影的世界地图
A.西欧国家殖民霸权角逐激烈B.人文主义成为欧洲主流思潮
C.中西地图学的发展并驾齐驱D.探险事业推动全球观念形成
2024-05-01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3 . 西班牙人到达美洲后,发现印第安人虽培植了大量植物,但其耕作技术从未超过养活全体居民所须达到的最低限度。他们的工具仅有石头、木头或骨头制成。印第安人不会冶炼矿石,尽管也使用金属,但几乎只用于装饰目的。他们所造的船只有独木舟和木筏,而陆上运输工具还没有利用轮子。据此可知(     
A.文明发展具有区域独特性B.交通进步能保障文明发展
C.印第安人对世界贡献很小D.美洲文明落后于其他地区
2024-04-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历史试卷
4 . 15世纪上半叶以前,从地中海东岸诸国到西欧的香料贸易基本由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控制。此后,热那亚人逐步失去其在地中海东端的殖民地,只能向地中海西端的巴塞罗那、里斯本等地发展。此举在客观上(       
A.意味着东西方贸易的终结B.拉大了欧亚发展差距
C.标志着世界贸易中心转移D.助力了新航路的开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由于西方殖民航海贸易被确定为国家基本的海洋政策,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的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材料反映了(     
A.航海贸易给殖民地带去西方文明B.航海家成为各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C.航海家活动得到本国统治者支持D.国家力量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2023-10-28更新 | 1460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历史试题(A卷)
6 . 15世纪末,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被得·马特呼吁:“打起你们的精神……听来自新世界的声音吧!”首航归来的哥伦布则向其同胞宣称:“新发现的地方有许多神奇的东西。从带回来的黄金制品来看,可以证明那里矿藏丰富”“那里的人是如此的欢喜,显得十分友好”,这些说法(     
A.折射出欧洲开辟新航路的动力B.是美洲风土人情的确切写照
C.确保了欧洲与美洲两地的和谐D.说明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2023-08-03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们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大陆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危机:15202021

材料二近代以来,“自由”观念广为传播,其中也包含了人民对于居所的自由选择权。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要求在国家内部迁移、定居的自由和出境自由,这些权力最终在19世纪的各种民法中得到了法律保障。……近代早期大量的人口迁徙在19世纪得到显著增加。例如在德国,1816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总数超过十万,1910年城市人口占据21%193932%。此外,19世纪跨国以及全球范围的人口迁移也不断增加。据估计,18501920年间有56千万的欧洲人移居海外,其中大多数迁至北美。

——《北大德国研究》

材料三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编自李惠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界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欧洲移民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2023-07-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5世纪开始,丝绸在西欧市场的价格迅速上涨了8到 10倍。西欧的商人和贵族急切希望能另辟蹊径到达东方。这反映出(     
A.西欧社会生活严重依赖中国商品B.奥斯曼帝国威胁传统贸易路线
C.欧洲资产阶级急需对外倾销商品D.阿拉伯人严格控制地中海商路
9 . 世界的中心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这千年之间,亚洲是片令人激动且充满创造力的广阔天地。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五座都市,而且它们全都位于大帝国的心脏地带。诸如德里,北京与伊斯坦布尔等少数都市至今仍是重要城市…中世纪的世界史,就是亚洲的历史。当欧洲文明处于“黑暗时代时,亚洲伊斯兰文明与东方儒家文明一起主导了世界的发展;在儿千年的时间中,“东方”发达和“西方”不发达是一种常态,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资本主义在西欧出现。

——摘编自斯图亚特·戈登《极简亚洲千年史》等

材料二   但资本主义的出现改变了世界格局。中世纪晚期开始,西欧进入重新整合的过程,封建领地在专制王权的强行压制下按地域整合,形成一个个“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国家形态,它以民族共同体作为政治支撑点,以民族认同感作为思想支撑点,政治载体和精神载体由此衔接,在西方开启走向现代的步伐。在民族国家的扶持下,一种新的精神——资本主义精神在西方兴起,资本是它的轴心,市场是它的动力,工业和商业围绕它旋转,科学和技术是它的工具。从那个时候起,西方就成了世界的牵引机,整个世界都被它拉着走。“西方中心论”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摘编自钱乘旦《关于亚洲文明的历史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古时期亚洲成为世界中心的原因。有学者认为,中世纪西欧所谓“黑暗时代”并不黑暗,说明其可能性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以来西欧逐渐成为世界中心的推动性因素。但有学者认为,“从航海大发现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指出其可能性依据。
10 . “16世纪早期和中期的几十年间,欧洲人消费的胡椒和香料只有一半是葡萄牙商船运来的,其余的是通过红海到开罗,再到地中海的商路运来的,这是葡萄牙势力从来无法染指的路线。”材料反映出(     
A.地中海贸易仍具有绝对优越性B.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贸易商路
C.贸易中心已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传统商路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