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9 道试题
1 . “资本”的本质是“贪婪”,它攫取利润的渴望是无止境的。“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推动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根本因素是(     
A.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B.资本贪婪的无限追求
C.工业资产阶级的推动D.英国殖民战争的胜利
2024-05-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2 . 它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帝国之一、也是第一个被冠以“日不落帝国”称号的国家;它是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它推翻了阿兹特克、印加和玛雅的传统政治结构,毁灭了当地文明,并对南北美洲大片领土宣称拥有主权。材料中的“它”(     
①开辟了绕道非洲到达东方的新航路       ②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
③通过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大量财富   ④主导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后直至晚清时期,“天下观”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是把中原王朝看做“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不是一个政治疆域,更非一个种族疆域”。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崇尚的是仁、德、礼等文化价值观念,所要实现的是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良好的商业航海气氛和城邦政治孕育了古希腊人朴素的世界主义观念,斯多噶派最先提出了“世界大同主义”的观念,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言:“全世界都是我的故乡”。古罗马帝国亦产生了一种帝国精神,即对武力征服、对外开拓、帝国一统的追求。

——摘编自侯毅、吴昊《论中国“天下观”与西方“世界主义”》

材料二下表是近代以来海上霸权的更迭简况

时间霸权更迭
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
17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英国取代荷兰的霸主地位,随后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
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
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材料三

新中国“世界观”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对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前后10年,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认清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第四个阶段是2012年之后,积极倡导并致力于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合摘编自江涌、王力、黄莺《60年中国之“世界观”》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比较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天下观”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以来海上霸权演变的特点,并归纳影响海上霸权演变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进入21世纪后中国倡导“和谐世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2024-05-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4 . 1667年,法国进行关税改革,改革前后的部分商品税额对比如表所示(单位:利弗尔)。据此可知,法国的关税改革主要是基于(     
商品名称1664年税额1667年税额
西班牙羊毛织品70100
荷兰羊毛织品4080
安特卫普挂毯120200
A.保护本国棉纺织业B.顺应商业革命趋势
C.抵制外国资本渗透D.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5 . 下图是近代西欧某一国家的殖民扩张示意图。据图判断,该国是(       

A.16世纪的西班牙B.17 世纪的葡萄牙C.17世纪的荷兰D.18世纪的英国
2024-05-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6 . 在重商主义的推动下,西方列强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后期,从非洲输出一船棕榈油(机械润滑剂的主要原料)的利润已大大高于贩运一船奴隶。”该历史叙述有助于研究(     
A.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B.非洲劳力大量流失的影响
C.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D.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原因
7 . 下表是1575—1630年英国不同阶层参与大西洋贸易投资的比例表。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阶层

          人数          

占总人数的比例   

占阶层人数的比例        

不明阶层

1152

18.2

19.8

绅士

483

7.6

9.3

爵士

515

8.1

9.9

贵族

179

2.8

3.5

商人

3810

60.1

73.5

商人贵族

123

1.9

2.4

专业人员和约曼农

74

1.2

1.4

A.社会阶层流动性强B.民众海外创业热情高涨
C.社会商业氛围浓郁D.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2024-05-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对公元500年以来的世界史作了如是概括,其中“东”指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西”指以西欧等为代表的西方。

第一阶段(公元500年至1500年):东强西弱,东富西穷,东稳西乱,东进西滞,东学西传。

第二阶段(1500年至19世纪初):西升东降,东强西弱,东富西追。

第三阶段(19世纪初至1945年):西强东弱,西富东穷,西扩东衰,西学东渐,以西塑东,东西彻底逆转、易位。西方取代东方成为历史主流。

第四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东升西降,东西相持,多极平衡。

——据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阶段进行阐述。(要求:阶段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结构完整。)
2024-05-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北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荷兰地区的风俗画形成于15、16世纪之交,受到人们的喜爱。康坦·马西斯为风俗画的创始人之一,他开创了尼德兰风景画家与人物画穿联合创作的先例。昆丁·马西斯本来也是一位宗教画家,后来才慢慢转向风俗画,而这幅《银钱兑换商夫妇》则被美术史家称誉为 “开辟了近代美术猫绘日常生活的先河”。《银钱兑换商夫妇》描绘的是安特卫普出现的金融 业务的最早商业形式——钱铺,它是银行的雏形。画中这一对夫妇,男的是钱铺掌柜,他正在用戥子称金银,女人悠闲地翻着画册,眼睛却注意着丈夫的活动,这是一对中产阶级夫妇生活的一个侧面。在桌面上有一面凸镜,镜内照出这个房间长方形的窗子,透过窗户还可以看见街上的房子与树林。

该图有多个版本,最早的版本(左图)是尼德兰杰出的画家马西斯创作于1514年的作品,题为《银线兑换商夫妇》,而另一幅(右图)只是该图的变体画而已,其作者估计是另一位尼德兰画家马林努斯··罗棉斯瓦莱,所谓变体画,是指画家对同一画题,用不同的构图、表现方式加以处理的作品,除最先或最主要的一幅外,具余的都可称作变体画、在印刷术不发达的时代,变体画的大量涌现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摘编自伊丽达等编著《图说西方绘画艺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德兰风俗画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解读《银钱兑换商夫妇》。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用图像史料进行史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0 . 据统计,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黄金20多万公斤,白银1800万公斤。在对东方的贸易中,西班牙国王征收20%的贸易税。这些财富(     
A.使西班牙垄断了东方贸易B.提高了欧洲封建领主的地位
C.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D.推动了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
2024-05-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