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英国商人雇用荷兰船只承运海外贸易的现象司空见惯,数量众多的荷兰商船游弋在英国的贸易区域,对英国的贸易和军事而言绝非益事。随着殖民地贸易兴起,英国允许外国船只参与英国贸易,但授予英国商船优先权。17世纪50年代,英国殖民地经济渐成规模,这为1651年《航海条例》的出台奠定了基础。《航海条例》数次强调进出口贸易必须使用英国或其殖民地的船及船员,禁止外国商人在英国及其殖民地合法经营渔业,如若违反则没收其货物及商船。此后,一系列用以规范和阐明英国船只特权及财产转让权的法令都被冠以航海法令的名称,“这些法规起源于国家政策,其目的是增加英国航运业的收入,并为国家海军提供海员,同时成为岛屿帝国的天然堡垒。”

——摘编自柴彬、齐玉凤《17世纪英法海事法令与海上贸易秩序建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海事法令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海事法令实施的影响。
2024-05-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历史学科试卷
2 . 下表为某同学对13世纪以来世界重要城市的分类笔记,其中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可以归入(       

编号

类型

城市举例

新航路开辟前的欧洲贸易或金融中心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
新航路开辟后的国际贸易中心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
受益于运河的港口城市或商贸中心纽约、曼彻斯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024-05-14更新 | 16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关于黑奴贸易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阶段时间历史现象
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兴起并发展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高潮
1807—1808年英美两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法案
1890年奴隶贸易正式终止
A.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主导第一阶段黑奴贸易
B.黑奴贸易的高潮为欧洲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C.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宣言
D.黑奴贸易的兴衰折射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2024-05-14更新 | 28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4 . 1494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实行仲裁,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同意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处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线西划归西班牙。按照该条约,菲律宾处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1565年,西班牙扬言“谁发现,谁占有”后,正式殖民菲律宾,而葡萄牙只是表示谴责。这折射出两国(     
A.严重匮乏契约精神B.国家实力的不同C.错失社会转型机遇D.意识形态的差异
2024-05-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如图可以用于研究欧洲(     

A.早期殖民扩张掠夺B.商业格局的演变C.城市自治运动兴起D.近代科学的发展
2024-05-14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倒计时12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6 . 有学者认为:“西班牙的物价大致上涨为北欧物价的两倍,西班牙的工资仅略落后于剧增的物价,而欧洲其他地区的工资则控制得很低。这种膨胀使西班牙工业处于严重不利的地位,因为其产品过于昂贵,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据此推知(     
A.西班牙在内的欧洲国家普遍衰落B.西班牙大量贵金属源于巴西殖民
C.西班牙工业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发生D.价格革命成为西班牙衰落的原因之一
2024-05-14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7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将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向世界各地。同时,欧洲人也将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这深刻地反映出(     
A.人文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B.殖民侵略扩张的残酷
C.加速欧洲征服世界的进程D.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
2024-05-14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质量调查(二)历史试题
8 . 16世纪,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如图对这一贸易路线描述正确的是(     

A.图1B.图2C.图3D.图4
2024-05-14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
9 . 1779年,法国外交部针对北美形势的分析备忘录中有一个重要论断:“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或许都可以盲目相信自己的海军力量和海上资源;但要想成为一个世界性帝国,就必须安安稳稳地占据北美大陆——二者紧密相连,无法分割。”由此可知,这一论断(     
A.迟滞了独立战争进程B.体现出英法矛盾缓和
C.撼动了英国海上霸权D.暴露法国争霸的企图
2024-05-14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4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是明代中晚期极具时代特色的群体人物的写意。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写商人文若虚经商破产,便与他人泛海经商,他一两多银子购买的洞庭红,在海外竟卖了八百多两银子。回归之时,在荒岛上发现珍宝,于是便大发横财,终为巨富。《乌将军一饭必酬》中商人王生屡屡不顺,多次遭遇劫匪,其婶娘杨氏,反复鼓励他“不可因此两番,堕了家传行业”,要“大胆天下去得”,王生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自此以后,出去营运,遭遭顺利。不上数年,遂成大富之家。”《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小商人施复拾到六两银子,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终于“义”战胜了私利,他拾金不昧,终得善报。《刘小官雌雄兄弟》中的小店主刘德乐善好施,而有“刘长者”之谓。

——摘编自李洁《文学视域下东西方文化语境比较——以《鲁宾逊漂流记》与“三言”“二拍”经商题材小说为例》

材料二:在英国时代背景和海洋文化的熏陶下,1719年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完成了他最伟大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19岁的青年鲁滨进不安于其中产阶级家庭悠闲平庸的小康生活,“一心向往出海航行,满脑子都是对航海的种种幻想”,违背父母希望其当律师的意愿,擅自离家去航海经商。他远航非洲的目标很实际;给他兴旺的巴西种植园再买回一些奴隶。由于触碓他独自一人章免于难,漂流至南美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在那儿他凭借自己的劳动顽强地生活了28年。期间,鲁滨进还教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教会他英语。“从总体上来说,这些故事都是英国讲述自身的故事。它们以梦想形式赋予英国力量、意志,以便使英国人走出国门,探寻世界、征服世界和统治世界”。

——摘编自魏颖超《鲁滨逊精神两面观》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言”“二拍”所映的商人形象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部作品所反映的经商行为对当时世界的影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