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的折页:1606年的巴黎新桥。1606年竣工的巴黎新桥,是现代城市史上第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它比任何一条城市的街道还宽阔,还是第一座两侧没有房屋的城市大桥,任何走上新桥的人都能看到桥两侧的景色。无论巴黎人还是游客,都能站在约75英尺宽的观景台上,慢慢爱上河边的风光。在新桥两侧原本用来建房的位置,特意为行人开辟了区战。这里是垫高的,便于阻挡车辆和马车进入。今天我们称之为“人行道”。自罗马道之后,西方世界就再也没见识过这种道路,西方城市更是对其闻所未闻。此外,新桥是第一座全部铺上卵石的桥梁,而不久以后巴黎的所有街道也将如此。也不难理解,历史上首次,行人会觉得自己仿佛是这条河的主宰。新桥还是少有的真正塑造都市生活的公共工程。无论何种经济地位的巴黎人都能走出家门,来到新桥上,开始享受被宗教战争中断数十载的平静。新桥也是巴黎第一片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娱乐空间。因为不收费,任何人都能随意进出。任何人都能看到,王公贵族们突破正统的束缚,在桥上纵情欢乐。

注:断桥是个平等的社交场所。男人、女人,各个阶层的人(甚至是那些聚集在亨利四世雕像周围的贫民)每天都会在这里密切接触。

——摘编自[美]若昂·德让《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

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新桥是巴黎走向现代的起点的证据?概括说明理由。
2024-05-1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数)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有人曾做过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家绝大多数都是天文学家、农学家和医学家(数学家和工匠另当别论),其人数比例约在85%以上,其成就如:《甘石星经》等是为了制定历法和确定季节服务的,《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农桑辑要》等是为了使农业有好收成,《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是为了更好地治病……而西方科学史上诸如亚里士多德及其《物理学》、欧几里得及其《几何原本》、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爱因斯坦及其《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浅说》则是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论的探索。

——摘编自钱兆华汪文婵《论中西方科学的差异》

根据材料围绕“中西方科学”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芜湖中华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 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2024·江西·模拟预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英国的崛起与称霸,是世界现代史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如果把英国对现代世界发挥作用的历程拉长一点,1215年,英国人为现代世界打开了规范国家权力的大门,从而奠定了现代国家的政治基础。大约在18世纪80年代,英国又以工业革命掀开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因此奠定了现代国家牢固的经济基石。如果说英国的文化在此期间发生了相应的现代转型的话,那么,英国终于在18世纪晚期为人类确定了现代国家的总体框架。这对一个地域面积不大、人口不算众多、历史并不悠久、文化难言辉煌的国家来讲,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现代世界中,无一个国家能望其项背。其中,工业革命对不列颠新帝国崛起所发挥的极大推动作用,尤为引人瞩目。正是工业革命将英国正式推向新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不过,令人惊叹的是,也正是新的工业革命,使跟不上革命步伐的不列颠新帝国,摔下了神坛。

——摘编自任剑涛《工业革命与不列颠新帝国的兴衰》

以“创新”为主题,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2024-04-08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民族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美国学者总结近代西方大国的崛起发展经验后,认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大小的因素是:首先,要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和庞大的人口;其次,经济实力要超群;再次,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来保障战略目标的推行,这些因素之间要形成合力才能成为强国。

——摘编自田文林《德国与日本综合国力比较》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3-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运动,是在面对过去、反叛过去的激烈态度中形成的。在民主方面,从对西方的议会制度产生兴趣和仰慕,到君主立宪主张的提出,再到民主共和方案的设计,最后人们认识到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在科学方面,从“师夷长技”阶段对西方“坚船利炮”的羡慕,到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再到自然科学的传入,最后人们认识到科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研究。

——摘编自薛于燕《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

有学者认为,社会环境是外来文化作用于思想启蒙的主要原因。概括上述材料关于近代中西方思想启蒙所采用的外来文化,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发展中心具有生成、发展与衰落的生命周期,从而导致世界发展中心的转移。世界发展中心形成于古代亚洲,近代以来转移到欧洲和北美,目前出现向亚洲太平洋回归的新趋势,并形成其新特征。

——摘编自金泓汎、全毅《世界发展中心转移与亚太发展中心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世界中心的变化,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中叶,西方传教士通过澳门进入中国内地。他们以传播欧洲科学文化为手段,导引信徒向慕欧洲文明和生活方式。他们介绍的西方科学主要集中在天文数学方面,介绍的并非西方科学的最新成就,但许多科学著作通过编译得以在中国流传,中国有了可供吸取的新的知识来源。西方传教士为了适应、了解中国社会,开始钻研中国的经典。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经意大利和法国人的介绍、研究,先后有了拉丁文和法文等译本,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中流传。1671年法文本的中医著作《中国脉经》出版。1735年第一部系统介绍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科学的《中华帝国史》四册在巴黎刊印。中国的工艺品、园林、瓷器、绘画、丝绸和茶叶等也得到欧洲人的景仰。在启蒙运动中,中国的优秀文化曾给菜布尼兹、伏尔泰的哲学和魁奈、杜尔哥的重农派学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根据材料,围绕“中西文化交流”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决定性事件揭示了西方文明的典型的演变过程,决定了西方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方向和路线。这些决定性事件乃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累积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它们首先就是观念和思想的革命或变革,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等。在激烈的情况下,它会导致某种大的社会变革,如革命。无论是思想的革命,还是现实的社会革命,这些事件都会导致新的观念、思想和制度的诞生。

——摘编自韩水法《如何理解西方文明的核心因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以及中国史知识,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言之有物)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植物学是备受欧洲大国重视的实用性学科。当时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学家都在灌输一种思想:精确的自然知识是国家财富积累的关键所在,由此可以影响国家实力。他们认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是遵循造物主安排的“善”,反之则不然。这些思想的本质是将自然商品化,即通过对植物、动物和矿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将自然应用于人类生活生产,并创造价值。植物学,作为揭示植物生长规律以及判断其是否对人类具有实用价值的科学,自然成为欧洲大国关注的焦点。其重要性集中体现在植物学家通过应用植物学知识,在全球范围内对特定高价值植物的精确鉴定和有效栽培的过程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植物学家在新的领地发现并编目珍贵的植物,使他们的政府能够为国内市场提供廉价的食品、药品和奢侈品;第二、他们找到国内或殖民地奢侈品的进口替代品,如大黄、茶和咖啡等,这些都是消耗国库钱财、致使贵金属外流的商品;第三,植物学家运用专业技术把经济植物运送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使之适应当地土壤,以打破国外垄断,增加国库收入。

——摘编自张鹏《杰斐逊的植物引种实验及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所折射出的某一时代特征并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列出时代特征,说明时须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1-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0月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概念阐释】代议制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人民出版社

材料二   英国通过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完成了政治制度的改造,建立了一种完全现代意义的国家体制。英国现在的国王和都铎时期的国王完全不同,区别在于:都铎和斯图亚特时期的国王是大权独揽的,议会是一种节制力量,但它服从国王;光荣革命后情况倒转过来,国王需要服从议会,议会是最高的主权。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三   美国所实行的三权分立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 ……当“三权”中的一个权力部门专权,导致权力失衡时,其他部门便可以依据宪法授予的权力给予限制和纠正,使权力恢复平衡,进入正轨。

——摘编自岳西宽《略述美国三权分立体制形成的过程》


参考材料一二三,结合英美两国相关史实,围绕“国情与代议制”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明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