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A.反对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B.批判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C.人文主义向理性主义转变D.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020-12-2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世纪之前的欧洲,肖像画是国王、教皇、圣人和其他社会体系中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人物的专享。到了15世纪,人们喜欢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追求生活上的自我满足B.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
C.科技发展导致绘画水平提升D.人文主义复兴和发展
2020-10-15更新 | 46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南京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没有丰富多彩、全面发展的人格,就没有文艺复兴时期灿烂的文化。个人主义造成了高度和谐的个性,给文艺复兴运动以一种光辉……另一方面这种个人主义又确实从一开始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它一切丑恶的方面。”材料主要表明
A.个人主义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B.文艺复兴最早提出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C.个人主义对文化发展具有双重影响D.文艺复兴带来了个人主义思潮的泛滥
2020-05-17更新 | 518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等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自己壮胆。材料中人们“请出亡灵”的主要原因是
A.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
B.古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西欧中世纪的世界观本质上是神学世界观
5 . 自11世纪开始到15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研究、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历史上称为罗马法 的“复兴”运动。罗马法的复兴实质上反映了欧洲
A.文艺复兴带来思想解放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中世纪法律体系的落后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020-05-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重庆市高三模拟调研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五)历史试题
6 . “人性”是中外思想家一直讨论的问题,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关于中外“人性”认识上的这种差异,根源于
A.道德标准大相径庭B.社会发展程度不同C.文化教育差距甚大D.个人文化素质良莠不齐
7 . 下列观点与人文主义思想不符的是
A.“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B.“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C.“人具有伟大的力量”D.“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
2019-12-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大足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598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的杜丽娘的经典形象。约三年后,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这一历史现象能够说明
A.爱情故事是中西方表达思想自由的共同题材
B.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英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C.戏曲表演是中西方传播人文思想的首要方式
D.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都出现人性解放的追求
9 . 15世纪欧洲思想家关注的焦点是将“思想、形象、感觉或事件”在演讲、书信、诗歌和散文中优雅、雄辩地表达出来。这一现象有利于推动
A.因信称义的初步形成B.工商业者阶层成长壮大
C.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D.教会权威的进一步提升
10 . 彼特拉克(1304~1374年)的财富观与当时教会“追求财富是有罪的”主张是一致的,而同为人文主义代表的布鲁尼(1370~1444年)却肯定了人对财富追求的正当性。这一财富观的变化反映了
A.人文主义者缺乏统一的观念
B.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C.教会的权威开始受到了挑战
D.享乐主义社会新风气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