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郑利霞《课程观的历史演进论略》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中后期,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大举入侵,东罗马的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著作,纷纷逃往西欧避难,部分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学校名叫“希腊学院”,专门讲授古希腊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资本主义萌芽滋生后,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变得一致,紧接着许多西欧的学者强烈要求恢复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犹如一阵春风,缓缓吹遍整个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大旗就此随风飘扬。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罗马教廷把下列书籍列为禁书:

书目

作者

生卒时间

节选内容(观点)

《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

1473-1543年

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

《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

1843-1546年

主张因信称义,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部著作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思想”,并简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 .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而不是盲信权威,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哲学认识论上的批判方法。中国的文化常被用来对比和批判欧洲的旧制度和文化。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以及在法国宣传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理由。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   “光荣革命”的价值并不是它的形式(国王易人)所能衡量的……1689年,国会通过了两项重要的法案:《权利法案》和《宽容法》。根据前者,国王的特权完全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根据后者,英国的不从国教分子经过了长期奋斗,终于获得了基本的信仰自由,这实是宗教革命的原则之更进一步的扩张。

——《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材料三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歌德曾经若有所思的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阅读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权利法案》的意义的?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分析1689年英国颁布《宽容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提供政治思想理念的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至今约五百年的时间里,西方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如下的规律:思想启蒙带动科学进步,从而引发技术革命,进而促进社会发展,最终又产生新的思想启蒙。法国大革命的发生便与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其直接结果,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与西方不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是中国被迫走上近代化道路之后才开始的。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其具有政治革命和思想启蒙的双重意义。

——摘编自陈琛《探究中西方启蒙在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6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提炼两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2)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上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两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一切权力从人民中来,为人民服务,归人民所有”。这反映了他主张(     
A.三权分立B.直接民主C.君主立宪D.主权在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8世纪,整个德意志先后出版的道德周刊达五百多种,这些刊物试图说服公众作出理性道德的判断,而不是不加反驳地全盘接受传统权威和宗教迷信的观点。这些周刊的创办(       
A.反映了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B.体现了启蒙运动的价值追求
C.推动德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D.确立了科学理性的社会准则
2023-11-06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是新思想的鼓吹者、未来新社会的憧憬者,但并不是激进的社会改革家。他们虽然对教会的腐朽和僧侣生活的糜烂表示强烈不满,但还是认为教会的存在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所以他们认为“促进罗马教廷的改革和促使教皇的进一步完善要比路德所要求的那样废除他们好得多”。他们宣称“在我没有看到更好的教会以前,我容忍这个教会”。

——摘编自杨毓初《试论文艺复兴运动的共性和个性》

材料二   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工商业者不允许把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在无益的宗教活动中。同时,在西欧那样一个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地区,新教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摧毁某一地区的天主教会为前提,而天主教会是一个拥有强大政治和经济势力的社会利益集团,要想摧毁并取代它,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没有锐利的斗争锋芒,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因此,新教思想家们号召信徒们“用百般武器来讨伐”天主教,“并用他们的血来洗我们的手”。这给了平民一个强有力的武器,“农民们利用这个武器来从各个方面反对诸侯、贵族、僧侣”。

——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者”对待天主教会的态度,并分析他们鼓吹“新思想”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教思想家”对待天主教会的态度,并分析上述态度形成的原因。
10 . 伏尔泰很赞赏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他提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材料表明伏尔泰
A.汲取儒学思想,维护法国社会秩序
B.借助中国儒家文化,打击旧制度旧观念
C.倡导文化多元性,促进东西方交流
D.受中国文化影响深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19-11-05更新 | 451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