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是新思想的鼓吹者、未来新社会的憧憬者,但并不是激进的社会改革家。他们虽然对教会的腐朽和僧侣生活的糜烂表示强烈不满,但还是认为教会的存在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所以他们认为“促进罗马教廷的改革和促使教皇的进一步完善要比路德所要求的那样废除他们好得多”。他们宣称“在我没有看到更好的教会以前,我容忍这个教会”。

——摘编自杨毓初《试论文艺复兴运动的共性和个性》

材料二   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工商业者不允许把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在无益的宗教活动中。同时,在西欧那样一个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地区,新教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摧毁某一地区的天主教会为前提,而天主教会是一个拥有强大政治和经济势力的社会利益集团,要想摧毁并取代它,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没有锐利的斗争锋芒,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因此,新教思想家们号召信徒们“用百般武器来讨伐”天主教,“并用他们的血来洗我们的手”。这给了平民一个强有力的武器,“农民们利用这个武器来从各个方面反对诸侯、贵族、僧侣”。

——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者”对待天主教会的态度,并分析他们鼓吹“新思想”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教思想家”对待天主教会的态度,并分析上述态度形成的原因。
2 . 伏尔泰很赞赏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他提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材料表明伏尔泰
A.汲取儒学思想,维护法国社会秩序
B.借助中国儒家文化,打击旧制度旧观念
C.倡导文化多元性,促进东西方交流
D.受中国文化影响深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19-11-05更新 | 452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人这样评说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的突出问题是(     
A.结束神学的统治B.人性的彻底解放
C.理想王国的蓝图D.天赋人权的落实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校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以《20世纪的中国一—探索创新的时代》为题,研究中国百年的整体特征,试图从全局的视角理解社会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目录如下:

《20世纪的中国——探索创新的时代》

一、道路的探索创新:尝试走西方的道路—走俄国的道路—走自己的路

二、理论的探索创新:学习西方政治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三、制度的探索创新:统一战线的继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创新等

四、文化的探索创新:科技教育的发展进步、文学艺术的转型发展、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等

请参照上述研究思路,任选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世纪,另拟标题,设计目录,并简要概述设计理由。(要求;标题明确,设计合理,阐释充分,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写道“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养、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而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却这样评价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两位思想家的认识都基于(     
A.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B.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
C.以儒家精神丰富启蒙思想D.中西法治文化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康德说,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康德意在说明
A.人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确立B.启蒙运动一直会延续
C.人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认可D.理性是启蒙时代核心
2021-08-17更新 | 266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的透视:18世纪法国巴黎的咖啡馆


   

注:巴黎的咖啡馆是知识分子最喜欢的聚会地之一,也是有组织的辩论圣地。


结合所学知识,以“18世纪法国巴黎的咖啡馆”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8-28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五)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文明互鉴

材料一 对于孔子的哲学,法国启蒙思想家认为它不同于欧洲盛行的“神示宗教”,而是一种具有崇高理性的“理性宗教”。中国政府在伏尔泰心中是:“有一个开明的君主,奉行完善的法律,并以纯洁的道德来团结全体人民。”不管是伏尔泰对中国的赞扬,又或者是孟德斯鸠对中国态度的有褒有贬,启蒙思想家都把与自身文化相异但魅力无穷的中国文化。

材料二 20世纪初,孙中山、章太炎等革命派,先后发表《法国游记》《法国大革命史》,国内至少有六家书局、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有关法国大革命史的专著。同时,《人权宣言》、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等译文介绍也竞相出现。文艺界还创作大量有关法国大革命题材的小说、杂剧、诗歌。1906年,有人称之“易若使中国为亚洲之法兰西哉!……法人风潮能及全欧,中国风潮之及全球也必矣”。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中法两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互鉴。
2023-10-20更新 | 69次组卷 | 9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启蒙运动研究专家安东尼·帕格顿指出:“启蒙运动具有自身的历史定位……它是现代性的真正开端……因为它最初就不愿拯救神圣的过去,反而以未来的名义攻击过去。”这主要由于启蒙运动(     
A.确立了近代工业文明新体制B.助推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展
C.抨击了封建神学和君主专制D.着眼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10 . 很多时候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最后发现往往是杜撰出来的。例如那个家喻户晓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故事,是伏尔泰通过说故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方法与科学原则。这反映(     
A.牛顿思想都晦涩难懂B.未经证实的故事是不可信
C.故事有助于科学传播D.科学精神与生活密切相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