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3 道试题
1 .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等一系列内容。在过去300年里,经济现代化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我们以“工业文明下世界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
主题一早期工业文明时代

材料一   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古老的中国落伍沉沦了,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探索民族独立自强的道路。


(1)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其经济方面的依据是什么?当人类真正进入到工业社会后的,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索民族独立自强的?
主题二:工业文明扩散时代

材料二   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19世纪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选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指的是什么?“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如何理解?
主题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大致在1946年到1970年左右,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凸显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
主题四:经济全球化时代

材料四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4)阅读材料四概括“全球化”引发了哪些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0-02-0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三轮冲刺押题模拟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是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中心环节。所谓工业化历史实质上是生产力变革和革命的历史。生产力的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和部分质变,进而影响阶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分为五个时期: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工业电气化时期、资本主义工业自动化时期。这五个时期大体上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时期、资产阶级巩固政权时期、资本主义私人垄断时期和资本主义国家垄断时期相适应。这种分期法可以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力变化的全部历史,也可以反映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状况的变化。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时,采用的就是这种分期法。只不过它没有包括后两个时期,列宁研究俄国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也是以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和大机器工业的历史为基础进行具体分析的。资本主义进入电气化时期,列宁又详细地论述了电气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电气化与建设共产主义的关系。

——摘编自文暖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分期问题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动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列宁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历史分期问题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主要集中在汉唐元清时期。西部是海运发展起来以前古代中国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具有兵家必争之地的战略意义。因此,强大的中原王朝往往对西部采取军事屯田等形式以达到巩固和扩大疆域的目的。而西部衰落的时期,多是战乱频仍的中原分裂时期。中国古代的西部开发在巩固国家统一等方面是较为成功的,但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如过度的农业、畜牧业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军事推动型”的开发模式忽视了对西部经济布局的整体考虑等。因此,古代西部虽经历了数次开发高潮,但最终未能挽救它褒落的命运。

------摘编 自陈东林《三线建设-------备 战时期的西部开发)等

材料二   美国的西部开发始于独立之后,完成于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通过法令,先后向广大移民开放了14.4亿英亩土地,从而给群众性的拓殖运动以很大的刺激。针对开发前期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政府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制定了《鼓励西部草原植树法案》和《沙漠土地法》,对公地申请人提出了植树和灌溉的要求。19 世纪的美国形成了全然不同的三大区域:北部是一个日益工业化的地区,南部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主,西部以粮食生产为主。这种差异促成了美国区际贸易的蓬勃发展。1869-1893 年,美国先后建成5条横贯大陆的铁路线,这些铁路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与经验》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西部开发的特点,并简要分析西部开发渐趋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西部开发进程中的特点,并从经济角度分析西部开发对美国崛起的影响。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年议会改革前的英国议会代表制……许多原来的城市虽然已变成杳无人烟的荒村,从而被称为“衰败的市镇”,但仍有权选派代表出席会议!而新兴的工业城市虽人烟稠密,却没有取得选区的地位,无权派代衣乒加会议。……另一方面剥夺了新兴城市的居民的选举权。

——(英国史讲义》

材料二   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

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

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

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而英国的自由便是以下议院的效能为基础的。

——《潘恩选集》

材料三   1832年6月,议会改革方裳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56个人9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早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恃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并吸引了不少工人群众参加其活动。1846年,国会在社会压力下终于废除《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了实行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贸易自由代替了保护主义。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促进了英国工业的更大发展。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832年前英国议会制度的主要弊端。
(2)依据材料三,指出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最主要说明了什么?指出其仍存在的不足。
(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40年代英国废除《谷物法》和《航海条例》的主要原因。它们的被废除说明了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英国议会改革和工业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0-05-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宋楼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三)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37 年,英国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交一份请愿书,提出年满 21岁精神正常的男子都应有普选权,废 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拉开了宪章运动的序幕。 1848 年示威活动有 500 万人署名请愿。 1867 年,英国议 会通过改革法案,授予100万城市工人选举权。 在争取提高工资和缩减工时的斗争中,工人们发现团结就是力量,工会比选举权更可贵,1871 年组建工会的权利被法律认可,之后罢工权利也被法律承认,工会获得了许多成功,工 人工资不断上涨,工时得以缩短。 20 世纪初工党组建,其在议会中代表工会的利益,劳动者成为政治上一个重要力 量。 英国议会中两个大党为了获得工人阶级的选票,通过了许多帮助工人及其家属的法律,这使工人获得更多的 经济保障。

——摘编自《人类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人阶级获得政治和经济权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产生的影响。
2020-05-1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高考文科综合冲刺卷1(全国卷Ⅱ)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革命之所以“光荣”,就在于它完成了1640年以后未能完成的任务,只不过使用了另一种手段。……尽管英国以后的政治历程仍然是曲折的,但正是“光荣革命”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光荣革命”使用的“另一种手段”是什么,它怎样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2)据材料二,说明普法战争对法国政体的演进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的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德国1871年宪法为什么要体现“普鲁士的霸权”?它怎样体现了“普鲁士的霸权”?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过程和形式所体现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的国家政治体制,以君主作为权力主体表现得更为明确,规定和安排得更为周详具体。举凡官制、人事、行政区划、立法、司法、财政、民政、军事各方面的主要权力均由皇帝亲掌之并独掌之。明代早期几个皇帝,清朝几乎所有皇帝,都是“躬揽大权”,以国家的权力主体身份来进行活动,并大大提高其专制程度的。在封建社会晩期这样的特定时期,高度专制可能有助于贯彻政令,发挥国力,促进统一,但也必然造成专横暴虐,加强对人民的剥削和镇压,甚至助长昏愤和腐败,激化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给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我把其中的一种集权称为政府集权,把另一种称为行政集权。在美国,只有第一种集权,而另一种集权则不存在。假如领导美国社会的权力把管理国家的这两项手段均掌握在手,并兼有包办一切的能力和习惯以及发号施令的大权;假如它在确定管理国家的一般原则之后,还要屈尊去管理其应用的细节;假如它在规定国家的重大利益之后,还能屈尊去过问私人利益,那末,自由在新大陆早就不复存在了。在美国,多数虽然经常流露出暴君的嗜好和脾气,但还没有施行暴政的最究备手段。

——摘编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政治体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与明清相比,指出美国政治体制的不同之处,并进行简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94年,梭伦担任雅典的首席执政官,执掌政权,施行改革,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掌握政权继续改革,到公元前500年时,雅典已出现民主政治,而斯巴达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军事化社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又分为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委员会共和制等具体形式。无论哪种政权组织形式,都具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等基本特征。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的特征还有如:实行比较典型的政党制、选举制、任期制、轮换制、分权与制衡制等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又都是以代议制为核心。

—摘编自刘力《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政体下政治统治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6世纪雅典和斯巴达政治体制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以近代某一国家为例阐释民主共和制。
2024-04-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国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应当为私人利益而奋斗,是共和政治的基本含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第奇家族虽然在1434年确立了对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统治地位,但在这之前的几起几伏以及确立统治地位后并未销声匿迹的党派斗争,常常使他们心有余悸,对人文主义的慷慨赞助,可以争取更多的普通市民,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起到了宣传、巩固自己,排斥、削弱政敌的作用。

在这里召开宗教会议,云集此地的各国宗教界权威人士亲眼目睹共和国文艺复兴的盛况,他们感受到了佛罗伦萨统治者治国有方,自然对其刮目相看,因而其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家族的罗伦佐当政时期,他已不只是一个保护者,旁观者、赞助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艺术家和运动的实际领导者。

——【英】赫伯特《美第奇家族兴亡史》

材料二   现在的国会以它的职权宣布并且规定:英国的人民和所有隶属于它的领土和地区上的人民,都是并且都将由此构成、缔造、建立和团结成为一个共和国和自由邦。它将由这个民族的最高权力,即国会中的人民代表和他们所任命的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所统治,而不需要任何国王和贵族院。

——1649年5月19日英国国会决议

材料三   在1875年期间,国民大会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875年的宪法没有包含直接指明国家制度的形式的条文。只在规定总统选举程序的一条中提到“共和国”一语。总统得到广泛的权力,直到解散第一院的权力。第二院不是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而是由自由市代表选出的。被赋予极广泛的权力的第二院,能够阻止第一院的一切活动。

——马生祥《法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第奇家族推动佛罗伦萨建筑活动的史实,并分析其支持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2)用一句话概述材料二决议的历史意义。指出该决议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并分析其出台的政治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一院”、“第二院”的含义,并说明这部宪法所确立的政体所反映的法国社会面貌。
10 . 法律是国家治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以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民法大全》(公元529年到534年之间颁布)为框架体系。《民法大全》分三卷,即人、物和行为,它则分为四卷,即人、财产、财产的取得和民事诉讼。

在世界各地法律条文中几乎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罗马尼亚、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瑞士、丹麦、波兰、拉丁美洲各国、北部非洲各国、所有曾是法国殖民地的国家、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以及亚洲很多国家的民法都借鉴了它,比利时等国家甚至是直接把它拿来使用。

材料二:《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第2条:共和国总统,有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第3条: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有共同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实行。……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第8条: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并通过。第9条: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1)材料一中“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总结主要意义。
(2)材料二中法律条款主要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哪一主张?结合材料及所学,从内阁的角度具体阐释之。
2020-01-0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高三12月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