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读下表,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B.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C.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D.生产关系的变革
2 . 俄国农民将村社叫做“米尔”,它是俄国农民的自治机构,是农村的基本组织细胞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农村村社被俄国人视为“特殊的俄罗斯精神”。阅读材料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村社这个封闭的宗法制的小天地里,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唯有集体才有意义。农民的一切一土地、婚姻、社会地位等,都是米尔给予的。在农民的意识中,米尔是至高无上的和万能的。农民们感叹:“谁能大过米尔?别与米尔争!”米尔就是伟人,来尔就是伟业哪里有村社的手,哪里就有我的头”;“不可控告米尔,唯有上帝审判它”。面对米尔,农民们感觉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将自己交给村社才有出路。村社是自己的精神依靠和物质保障,所以他们“紧抱着村社不放,甚至不敢想象没有村社自己能否生存。”

——罗爱林(《试论村社制度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村社大会成员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是年轻化,不再是长者的统天下;第二,农村成年男子大批外出打工,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如女参加村社大会愈益有普遍性;第三,村社无地成员在土地上无表决权,但在讨论其他问题时享有充分权利。

——【俄】普·思·兹里亚诺夫(十月革命与农村村社》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61年改革后俄国村社组织长期存在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村社组织的存在对19世纪后期俄国社会的影响。
2021-03-2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造成下图中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量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产兴业”政策B.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C.1889年国内宪法的颁布D.大化改新的推动
4 . 村社制度是俄国农村社会的主要组织形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俄国村社制度是中世纪后自发形成的,并在 19世纪中叶前的俄国农村长期占据主体地位。村社的土地由成员共同拥有,依据内部约定俗成的惯例在成员中定期平均分配,强调平均主义。村社管理分为两个层面,"立法"层面是由村内德高望重的长者组成的"长老会议"制度,日常生产生活管理层面的最高权利机构是村会,由村内各户家长组成。……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带来了根本性变化,村社组织的官方机制得以强化并占据主导地位,村社的政治、社会与经济的二元职能逐步消亡。长期以来农民的生活世界依靠集体主义的团结一致精神强行支撑运转的传统被打破,在思想观念方面最大的变化是农民独立个性意识的增强。

——摘编自范鹏,陆雷《俄国村社制度变迁及其对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制度的变化。
(2)结合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分析村社组织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5 . 古往今来,世界各地区之间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代,隋文帝、隋炀帝父子崇信佛教,且极力倡导佛教发展。如仁寿年间,全国重要、高规格寺院达3792所,剃度僧人23万之众,造像、写真、译经等诸项佛教事业,亦颇具兴盛。

唐代,国力强盛,交通发达,使佛经多元化传入,译经成果亦颇为突出。其中高僧玄奘西游归来译经论75部、1335卷;高宗时义净取经译经论61部、239卷。佛经的大量翻译,亦使佛教法会盛行,广泛传播,深入民间。在唐代,统治者实行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以道养生的三教并用政策,佛教在统治者的推崇下趋于盛行。

——摘编自董鹏昭《我国佛教的发展历程》


(1)依据材料,比较隋唐两朝佛教传播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佛教传播的影响。

材料二   15001800年间,最大的移民浪潮是非洲的奴隶被运往南美洲、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大约5000万欧洲移民到了西半球。19世纪早期,大多数移民来自英伦诸岛;在19世纪中叶的10年间,移民主要来自德国、爱尔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到了19世纪末,则主要来自东欧和南欧。英国移民常常是为了逃避危险的工厂和早期工业城市的肮脏环境,大多数的爱尔兰移民是由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铃薯饥荒而背井离乡,上百万的犹太人因为沙皇的排犹政策在19世纪90年代离开俄国。这些移民中的很多人加入了美国的劳动力大军,在新的工业中心如纽约、匹兹堡和克利夫兰定居。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2)依据材料,概括世界范围内移民浪潮的发展变化。结合历史背景加以分析。

材料三   187111月,明治政府决定派遣由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木户孝允等4人为副使的使节团,前往美国和欧洲各国进行考察。在考察中,重点研究欧美各国宪法的木户孝允认为“尤当取者,当以普鲁士为第一”。岩仓具视早就强调日本国体的特殊性,认为“普鲁士宪法最适合于渐进主义”,应以普鲁士宪法为模范。

——摘编自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的主张。
2021-02-1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关于此段材料的评述错误的是
A.俄国1861年发生了废除农奴制改革
B.这场变革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C.经过这场变革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这场变革彻底摧毁了沙皇专制制度
2021-07-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统计,1860—1870年德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2.7%,1870一1880年增长幅度达到4.1%。推动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B.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海外殖民体系的建立
8 .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简述日本“慕效西法”的经济政策及具体措施。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0-12-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人则认为,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也有人在肯定农奴制改革促进俄国现代化的同时,又指出改革使农民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是对农民的严重不公。这些认识说明
A.从不同评价中可以发现真相B.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C.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D.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的长处与优势是与发展阶段紧密联系的,没有一种制度是可以亘古不变的,没有一种体制是不需要变革和改进的。俗话说,时过境迁。时代变迁、环境变化以及任务改变,都会影响和改变制度与体制的效率。因此,要保持一种制度与体制的活力和效率就必须不断改革,以保持和提高制度与体制的适应性。“改革永远在路上”,是一种十分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摘编自房宁《中国制度的优势与短板》


根据材料,试从制度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角度提出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题合理;史论结合,言之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