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1 . 武士阶层是近代日本历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明治维新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来材料:

材料一   曾经武士是幕府时代的统治者,立于士农工商身份阶层的顶端……在明治维新改革中,亲手推翻幕府的中下级武士,面临着未来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时候,首先革了自己的命——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无奈。武士在明治维新后成为新的“四民”中居皇族、华族之后的士族,并在近代社会变革中归于解体……但武士阶级的覆灭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但他们并没有被社会彻底淘汰,其中的成员有相当一部分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运用原有的特长、知识与教养服务于新社会,乃至于成为社会精英,从而顺利实现社会转型。

—— 李卓《明治时代日本武士的最后结局》

材料二   在日本的近代化中,武士曾经起过独特的作用。它既是倒幕的领导者,明治维新后近代化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又因近代化的推行而逐步衰落。然而武士道精神却并未随之消亡,而是在日本社会中长期延续下来,影响到其近代化道路的选择。

—— 吴乃华《论武士与日本的近代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首先革了自己的命”的具体表现。
(2)材料二中武士道精神“延续”体现出明治维新具有怎样的局限性?指出这些局限性在“其近代化道路选择”中的具体表现。
(3)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士的地位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从中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遵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2022-07-22更新 | 102次组卷 | 64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二   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并简述这种设计在制度创新方面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概括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及其在西方政治发展史上的进步
4 . 如图反映了1871—1890年德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全部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如图表可用于研究德国
A.共和政体对经济的促进
B.国家统一对经济的推动
C.工业发展战略的赶超性
D.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
5 . 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里所说的“方式”和“进步事业”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国家统一B.王朝战争、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C.议会选举、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D.王朝战争、国家统一
6 . 1870前后,俾斯麦先后接待了来自日本与中国的两批使节,日本“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作根本的改造”,中国“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因此,他预言:“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胜,中国败。”据此可见当时中日的主要差异是
A.学习的根本动机
B.外交的谋略胆识
C.政府的改革理念
D.社会的发展程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革命不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范畴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排除的阻碍不包括
A.丹麦
B.英国
C.法国
D.奥地利
2019-11-0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控江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历史学科期中测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材料二   1873年日本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凡土地持有者均要交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不因年景的丰歉有所减,地税一律用现金缴纳,而不以产品的价格变动为转移,土地价格由政府规定,而政府规定的价格很高,甚至与幕府时代的封建地租不相上下。……土地持有者除地税外,还要交纳村费(地价的1%),地税加村费,相当于土地持有者每年收获量的34%……农村佃农数量大量增加,而新兴的地主则将负担转嫁到广大佃农身上,佃农每年劳动果实近70%被政府和地主夺去。

——摘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的《世界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材料一中作者关于1861年改革的观点。并据材料一论证此观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政府地税改革的影响。
(3)综合上述两国农业政策的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0 . 1818年,普鲁士颁布了新的关税法。关税法废除了王国内部的所有关税,实行低进口税、免出口税和征收高额过境税的统一税制。此法规
A.消除了各邦国间的经济隔阂
B.形成了德意志统一的国内市场
C.客观上有利于德意志的统一
D.巩固了普鲁士王国的首席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