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顿是纺织工,瓦特是徒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了(  )
A.研究成果取决于研究者出身B.科技创新已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昨日更新 | 221次组卷 | 11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的美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1860年,美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国家。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相当于整个欧洲工业产值的一半。美国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在以芝加哥为西端、以华盛顿到波士顿为东线的区域内。19世纪美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和资本价格一直高于其最重要的竞争对手英国,但美国通过大力普及和发展教育、引进人才、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等手段和途径,努力提高劳动力的专业化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弥补了由劳动力和资本价格较高而带来的损失。1790年,美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5%,1920年,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与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相适应,美国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率)不断增长,从1790年的5%迅速提高到1920年的51%。

——摘编自李佐军《美国工业化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1979年,面对国内生活消费品供给与民生需求不匹配的困境,党和政府决定适当发展轻工业,调整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重,食品、纺织、服装等乡镇轻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得以复苏。198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批转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明确了建立工贸结合外向型经济的总任务。199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增强了工业企业的市场活力;1994年,国务院发布《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这是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基于市场机制的产业政策,民营工业企业尤其是广东和江浙一带的民营工业企业快速崛起。众多中国工业企业以此为契机,面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运营,中国工业的规模得到了提升,“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成为展现中国工业实力的标签。

——摘编自盖元臣《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探析——基于工业化发展的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工业化的主要路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美国和中国工业崛起中获得的启示。
2024-05-03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阿富汗地处地中海和里海到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区,是西亚通往印度的门户、中亚战略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成为阿富汗硝烟不断的根源之一。从19世纪开始,英国殖民主义者把侵略矛头指向了阿富汗,以把他们的势力范围从北非到印度连成一片。1839年4月,英国侵略军在“使节和公使”麦克诺顿和总司令约翰·克安尼率领下入侵阿富汗,准备推翻亲俄的阿富汗政权。4个月后,英国在阿富汗第一次建立了殖民统治。但是,阿富汗人民在英国实行军事占领后就在全国各地展开了抗击英国侵略的独立战争。在游击队的持续打击下,1841年,英国侵略军不得不开始撤出阿富汗,英国对阿富汗的第一次殖民尝试彻底失败。此后,英国又先后两次侵略阿富汗,但始终未能建立稳定的殖民统治。后经过多次外交谈判,阿富汗终于从英国的殖民控制下彻底解放出来,获得了完全的自由。

——摘编自周振国《阿富汗的三次抗英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入侵阿富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阿富汗抗英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4-04-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马克思曾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论述:“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这段论述可用于说明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B.运用唯物史观探究历史
C.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D.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2024-04-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地区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备注
14世纪欧洲食物主要以小麦、大麦和裸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多次肆虐, 欧洲人口迅速减少。
16世纪欧洲、亚洲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粮食产量极大增加。全球范围内农作物大传播。
19世纪欧美地区出现罐装食品、防腐食品等,食物加工业迅速发展。1860 年英国政府制定了第一部《食品安全法》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欧美地区出现巧克力棒、人造奶油、高汤等美味食品。1906年美国通过了第一部联邦食品法

——据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

上表反映了有关人类食物的多种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 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逻辑清晰。)
2024-04-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史学家保尔·芒图在《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书中写到,“事实似乎足够证明,第一批发明家决不是科学家。他们是工艺匠,由于处在实际问题面前,他们就运用他们的天然智慧以及他们的工业习惯上的和工业需要上的高深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其旨在说明(       
A.实现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B.科学理论对生产实践影响深远
C.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D.生产逐渐集中并出现垄断组织
7 . 如图是欧美近代以来部分大事件简表(如图)。根据表中信息设计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全球范围内建立B.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相互作用
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D.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8 . 如图所示为1761—183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亚洲进口商品的结构变化(单位:百万英镑)。这一变化反映出(     

A.工业革命影响进口贸易格局B.殖民扩张加剧了对原料的掠夺
C.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已饱和D.圈地运动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9 . 导致下表数据所反映的1870年以后英、德两国工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       

工业年增长率

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比重

时间

1850-1870

1870-1900

1870

1914

英国

3.12%

1.6%

31.8%

14%

德国

2.7%

4.8%

13.2%

14.3%

A.社会思想解放程度不同B.利用先进科技程度不同
C.君主立宪政体类型不同D.确立民主制度道路不同
2024-01-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德国各高校在“研究和教学统一”的原则下成为各种研究的中心,1867年德国化学学会成立,1892年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推出电技术讲座,克虏伯公司等企业也主动与高校配合,支持高校科研。这一现象表明(       
A.电力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B.知识经济的时代逐渐到来
C.高校成为科学研发的中心D.科学与技术发展紧密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