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6 道试题
1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纺织产业和煤炭产业主要向动力源周围聚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诸多产业的分布范囤积聚在铁路周边。由此可知,两次工业革命
A.引起了部分产业链出现断裂
B.改变了社会产业经济结构
C.对产业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D.推动了经济增长动能模式变化
2 . 19世纪中期,英国有名的大型钢铁企业主约翰·巴克凭借购买了奥尔布·莱顿豪尔大庄园当上斯塔福德郡郡守。诸多工业巨头纷纷效仿,大量购买地产,成为土地阶级以进入上层社会。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A.土地贵族占据统治地位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巨大D.地产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3 . 19世纪初期,英国整个社会普遍流行着“自助”的思想观念,英国人认为“贫穷并依附有权势的人会带来个体道德的下滑,是对个体的不负责”。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阶级矛盾问题并不突出B.工业革命压抑了民众积极性
C.工业化影响了民众观念D.贫富差距拉大导致道德滑坡
2023-09-3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剑江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革命前后,法国工业革命逐渐拉开了序幕,纺织、冶金、采煤等部门成为机器工业发展中的先导部门。在棉织业中,1805年已有机械纺车1.25万架。1811年时,机械纺纱厂达到200多个。1815年蒸汽机的数量只有15台,到1830年时增加至125台,1848年更达到5212台。1825年英国解除机器输出禁令后,法国政府、商人和企业家抓住时机,大量输入英国机器,还用优厚的报酬从英国、比利时等地招聘了许多拥有专门技术的熟练技工。“铁路热”出现后,各类工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合作和渗透的程度有增无减。法国国内涌现出一大批大工业和贸易中心城市,如圣丹田、波尔多、马赛等。其对外贸易额在1825年仅为9.45亿法郎,1846年增加至17.75亿法郎,并且贸易遍及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司汤达在其小说《阿尔芒丝》中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

——摘编自王觉非《欧洲五百年史》

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有据,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棉纺织业开始于17世纪,但是在此之前的几个世纪里,英国的民族工业一毛纺织业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因此,在与传统行业的竞争中,棉纺织业才有了初步发展。1760年是一个见证工业连续变化和发展的约定俗成的年份,成功改变棉纺织业面貌的第一台纺纱机在随后的10年间问世了,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揭开了英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幕一工业革命;这一时期英国击败了它欧洲大陆上的竞争者法国,从而为英国棉纺织业的早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内外环境。英国棉纺织业以印度、美国等为原料的来源地,以本国的先进技术、生产组织形式为依托,将加工的棉纺织品销售到世界各地。作为一个不生产棉花的国度,英国却由此成为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的“故乡”。

——摘编自杨松《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

材料二   1772~1856年英国棉纺品总产出及出口和国内消费所占的比例

年份棉纺织品总值(百万镑)出口商品国内消费商品
价值(百万镑)比重(%)价值(百万镑)比重(%)
1772~17740.80.337.50.562.5
1795~179710.03.535.06.565.0
1798~180011.16.861.34.338.7
1805~180718.912.566.16.433.9
1811~181328.317.461.510.938.5
1824~182633.117.452.615.747.4
1834~183644.622.450.222.249.8
1844~184646.725.855.220.944.8
1854~185656.934.961.322.038.7

——摘编自晋兰天《国家与市场: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72~1856年英国棉纺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2021-08-3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金太阳2022届高三8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在德国哈勒大学,包含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哲学学院的学生人数占比从 1831年的17.7%提高到 1851年的25.7%,其中,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各学科学生的份额,也从 1840年的13%迅速提高到1850年的20%。这一状况(     
A.使美德建立了世界经济霸权B.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
C.有利于工业技术中心的转移D.使传统大学学科布局被颠覆
2023-11-26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高三11月联合考试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下面的史事与右侧的历史影响一对应的是
史事历史影响
A.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准备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彻底废除了美国的黑人奴隶制
C.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共产党宣言》提出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A.AB.BC.CD.D
2022-05-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世纪,美国先后跨越税道、汽船、运河、铁路四个时代。1820年,美国80%的人口居住在新英格兰、中部、南部大西洋沿海地区;从1840年到1880年,东部沿海人口降至44%。从1800年到1880年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率从1%增长至34.6%。这说明美国(     
A.生产力水平地区差距渐趋缩小B.交通运输进步推动西进运动
C.文化多元化影响人口结构布局D.工业化进程中城市问题突出
2024-06-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美国和欧洲大陆在铁路发展过程中强调其“把国家绑在一起的前景”。一位意大利政治家在国家1861年统一时说:“铁路会缝合意大利之靴”。据此可知,铁路(     
A.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程度B.推动了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C.促进了欧洲国家走向联合D.促进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
2023-04-1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工厂,标志着工厂制度正式诞生。在随后的20年里,工厂制度在英国逐渐普遍起来。到1788年,英国已经建立143家纺纱工厂。1840年英国工人的平均生产效率已经达到1770年的20倍。

材料二   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企业中,即在工厂中,我们始终可以见到一种简单协作,也就是说,好几台相同的工作机(暂且把工人撇开不谈),同时地和共同地在一个工作场所进行工作。在农业机器化的地方,农民面临与奄奄一息的家庭手工业同样的命运。旧社会最牢固的基础,与农民一起被消灭掉了。农村中“剩余”下来的农民和雇佣工人,纷纷流入城市。“机器使体力成为多余的了……这种代替劳动和劳动者的强有力的手段,立刻变成一种不分男女老幼,把工人家庭一切成员都归资本直接支配,从而增加雇佣工人人数的手段。”工厂里的强制劳动不仅侵犯了孩童爱好游戏的权利,而且还排挤了自由的家务劳动,这种家务劳动原来是工人家庭本身需要的。

——摘编自【德】卡尔·考茨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88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工厂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近代工厂制度建立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