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1889年英国通过的《技术教育法案》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该法案(     
1各地设立技术教育委员会负责技术教育和中等教育。
2郡议会有权征收特别税资助职业技术教育。
3科学和艺术局负责批准各类机构开设的技术课程。
A.拉开了英国教育改革的序幕B.改变了英国基础教育的方向
C.提升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威D.顺应了工业革命发展的需求
2024-02-0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图1、图2可用于说明此时期美国的农业生产(     
A.推动了农业劳动力转移B.严重缺乏劳动力
C.率先开启了近代化进程D.技术领先于世界
2024-01-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民众的劳动实践日益专门化、规范化,并且在时间上有了严格的要求,规定了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和下班,一天工作多少小时,一周工作多少天,等等。这些变化(     
A.提高了工人劳动积极性B.加大了工人劳动强度
C.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D.恶化了城市生活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到18世纪末期,伦敦克拉肯维尔区每年能生产12万块钟表,其中60%出口。对此,有人形象地说:“伦敦几乎就像是在生产时间本身。”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B.工业革命的开展
C.科学技术的深度变革D.垄断资本的积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在欧洲历史上,每当夜幕降临,城市里钟声响起、城门关闭,并伴随宵禁巡逻。城市里晚上不准经营,既是宵禁的要求,也是行会的规矩。从近代开始,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基督教文化认为黑夜不再仅仅是恶的象征,也是一条通往神灵的路径。从1617世纪以后,贵族们开始逐渐享受夜间的娱乐生活,普通市民中的少数人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享受夜晚生活。那时宵禁令还在,但规矩已经放松。进入19世纪,随着照明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剧院、俱乐部、音乐厅、赌场、酒馆是夜生活的主要场所,数量迅猛增长,甚至24小时开放。一些城市不再夜晚关闭城门,夜生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生活。

材料二   欧洲人对夜晚态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夜间劳动的普遍化,有学者估算,1800年时,伦敦人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6.5个小时。经过劳工与雇主的反复博弈,到1919年,欧美大多数国家基本实现了8小时工作制,但一种新的劳动制度---夜班工作制,逐渐推广开来。为最大限度使资本增殖,通宵达旦的工作常常采用换班工作方式,那些被称为“日工”“夜工”的人从早6点到晚6点,又从晚6点到早6点,进行换班工作。这样既能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符合法律规定,又可以使厂房、机器等资本在夜里得到充分利用。

材料三   在世界市场的建立以及随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黑夜与白天具有相同的时间性,对于资本主义而言,它们都是必须开发、利用的资源。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起先是从空间上不断向外扩张,随后又逐渐地从时间上侵蚀黑夜。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

——以上材料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夜班工作制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的理解。
6 .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德国的近距离人口流动占国内人口流动的绝大多数。它主要指在家乡附近,不超出州界的城市与农村间的流动。这些流动人口从全国各地的乡村传入附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德国(     
A.殖民扩张的不断推进B.城市化源自人口的迁移
C.大城市规模急剧扩大D.生产关系变革的普遍性
2023-10-2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认为,社会并非稳步前进,也不会跳跃式或随机发展。相反,它像季节一样流转:冬天结束,春天来临。

经济浪潮

历史阶段

中心国家

技术引领

对应危机

第一次浪潮

1780-1830年

英国

蒸汽机

1837年经济恐慌

第二次浪潮

1830-1880年

英国

钢铁制造

1873-1879年长萧条

第三次浪潮

1880-1930年

美国

电气化和化学制品

1929-1939年大萧条

第四次浪潮

1930-1970年

美国

汽车、石油化工

1974-1980年两次石油危机

第五次浪潮

1970-2010年

美国

信息与通信技术

2008年持续至今的金融危机

——摘编自詹姆斯·穆迪等著《第六次浪潮:一个资源为王的世界》

上表反映了178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以科技和经济的关系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8 . 如图是1740—1852年英国生铁产量示意图(单位:吨)。该图表明英国(     
A.工业革命推动生铁产量的增加B.英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C.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生铁产量增加D.生铁的海外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9 . 它被誉为“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首个重大技术成果”,其产生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创新驱动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方式……使英国工业革命进程突飞猛进。材料中的“它”(     
A.使工厂得以普遍建立B.标志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C.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D.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2023-08-0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40年代,美国大学里逐渐发展出新的学术组织——系,可以帮助学生专注于专业化的课程,为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基础。农业、机械、矿业等专业开始繁荣,大学的古典课程开始向实用性课程过渡。据此可推知(     
A.美国率先开始高等教育的改革B.工业国家普及高等教育成效显著
C.工业革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D.自然科学进步引起教育内容变化
2023-07-28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