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标志着有文字记录以来世界历史上最根本的一次人类生活转型。不妨将当年英国描述为:世上唯一的工厂、唯一的大规模进出口国、唯一的货运国、唯一的帝国主义者、几乎唯一的外国投资方,而且因此也是世界唯一的海军强权、唯一拥有真正世界政策的国家。从某一角度来说,工业化的“英国”时代仅仅是一个阶段,是当代历史的初始或早期阶段。对英国而言,工业化时代的含义显然远大于此。

——摘编自【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完整)
2024-01-20更新 | 100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时代与个人

材料一   “美洲发现者”哥伦布

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纺织工家庭。自14岁起他就开始航海,曾经远航至冰岛。1477年,他旅居里斯本,沉迷于研究制图学,认为西班牙的末端和印度的东端相距并不太远。之后,哥伦布相继游说葡萄牙、西班牙王室支持其西行,并于1492年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而成行。

材料二   创制变革世界引擎的瓦特

1782年瓦特改进了纽可门蒸汽机,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19世纪世界各国发明家完善和发展出各种类型的蒸汽机,如美国的考里斯蒸汽机、法国施耐德的蒸汽锤等。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马克思评价:“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材料三   站在人类历史新起点的列宁

十月革命后,列宁发现现实的社会主义有不少和经典论述不一致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他强调一定要以实践为标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19年,列宁认为只有“确立对粮食、布匹和一切产品的垄断……把所有商品都收归国有,规定价格,我们才真正接近了社会主义”。1921年列宁反思“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密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由此,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哥伦布能够“发现美洲”的原因。
(2)恩格斯称:“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发明”。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评析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22-07-08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主观题汇编——世界史
3 . 1809年,柏林大学首创研究班的教学形式,大力发展基础科研和应用科研。1821年柏林技术学院成立,并把学制由两年延长为三年,开设数学、化学和矿物学等学科。柏林工学院、卡尔斯卢合工艺学院等一批高等专业学院也是这时建立的。由此可知,当时德意志的教育变革
A.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B.加快了军国主义的扩张步伐
C.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D.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快速发展
4 . 茶叶贸易与饮茶风俗

材料一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1610年,荷兰人首先将茶(绿茶)运到西欧,饮茶习俗遂由荷兰传至法国、德国及英国,华茶(尤其是武夷茶)引起西欧各国的瞩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诏“遍谕番商,嗣后口岸定于广东。”1842年,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口为商埠,其后汉口、镇江、九江、杭州相继开放,华茶源源不断被输入欧洲及美洲。

(1)结合所学,分析17—19世纪中国与欧洲国家茶叶贸易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英国人对茶的爱好始于17世纪,至19世纪达到顶峰。

17世纪早期,英国人的早餐主要由冷肉、鱼和啤酒组成,准备起来需要耗费很长时间。18世纪新兴工厂里的工人对饮茶情有独钟。以加糖红茶为特色的早餐用不着设施齐备的厨房,只需把水烧热。茶含有咖啡因,使他们在长时间单调重复的工作中保持清醒,集中精力操作高速运转的设备。

由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稍不注意便会爆发传染病。用开水冲泡茶叶可以预防许多因饮用水不洁带来的疾病。到1796年,有人说痢疾和其他由饮用水所引起的疾病“真是越来越少,在伦敦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些疾病了”。大量工人可以安心地涌向诸如米德兰那样的工业城市。

瓦特的好友韦奇伍德是大批量生产瓷器的先驱。他率先使用蒸汽机来研磨材料,并应用印花机的技术。他工厂里的每个工人只负责生产的一个环节,产品从一道工序不停地流向下一道工序。当时一个熟练工人只要节省一周的工资就能买一套普通的韦奇伍德家的茶具。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各种类型的茶叶揉捻机、烘干机等,相继发明。

(2)有学者提出,“茶为国饮”与英国工业化相互促进。结合所学,对此观点进行论述。
2022-07-09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主观题汇编(材料分析题+论述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到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据此可以推断出(     
A.英国农业已经彻底衰落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现代工业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
D.工业化深刻影响了英国的社会与经济
6 . 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进行了城市公共卫生改革。纽约创立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国会先后颁布了《国家防疫法》《检疫法案》等法律。这些新举措反映了(     
①工业化带来城市环境恶化     ②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③福利国家制度已正式确立     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走向完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2022-07-09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选择题汇编——世界史(北京专用)
7 . 下表所示为1856~1913年英国各行业从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单位:%)。这一变化(     
年份农业采矿业建筑业煤气、电力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
185629.63.64.00.14.120.85.3
187321.44.14.80.25.624.75.7
191311.56.54.90.67.828.58.1
A.体现了英国产业结构变迁的要求B.反映出英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
C.表明英国已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说明重工业成为英国经济的主导
2022-12-24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8 . 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变。

对于工业革命为何发轫于英国,各国学术界进行了长期研究,以下是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及论著观点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起因在于“商业的扩张往往先于并决定工业的进步”
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归因于国内市场抑或是出口市场,都不全面,因为还有第三个因素,即一个愿意为制造商的利益而发动战争或进行殖民的政府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英国偶然的煤炭资源禀赋和众多的殖民地“福利”,是导致其最先开启工业革命的根由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根本因素是英国的政治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范赞登《通往工业革命的漫长道路:全球视野下的欧洲经济,10001800年》工业革命是知识积累、人力资本、内在激励和经济结构形成之间特别互动的产物
王国斌、罗森塔尔《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不再归因于某种因素,而是着眼于一个宏大的系统,强调相异的政治经济格局,导致机械化的技术革新发生在欧亚大陆西端,而非东端
皮尔弗里斯《国家、经济与大分流:17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和中国》从政府财政、官僚体制等角度分析,认为政府行为和国家政策对经济转型有决定性意义
(1)关于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请将上述观点分类并写出序号。
(2)上述观点中,你同意哪一个?请简述理由。
(3)马克思在谈到工业革命的革命性意义时,认为人类社会从此步入了一个“世界历史”时代。请你结合史实说明该观点。要:多角度论述,史论结合。
2022-07-13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主观题汇编——世界史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摘编自《新航路开辟》

材料二 工业革命结束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对亚、非、拉地区侵略手段和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与亚、非、拉等殖民地,落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当时欧美已经走上了先进的资本主义道路,而亚、非、拉和其他一些地区还保留着落后的前资本主义制度,因而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制度地区与前资本主义制度地区的矛盾中,前者必然要为后者带来沉重的灾难。

——摘编自《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扩张领土的同时,凭经济实力,加紧掠夺和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财富。通过掠夺性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输出、掠夺性贸易、海陆交通及通讯工业发展,瓦解了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把其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建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一起,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制度地区必然为前资本主义制度地区带来沉重灾难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条件。
2023-07-10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推动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B.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