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英国吞并印度的过程中,从印度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中征集组成了一支大约20万人的土兵,由4万英国警官控制、监视,顺利地把它变成了统治印度的工具。这表明(     
A.印度的种族矛盾异常尖锐B.英国大力推动印度的发展
C.英印军队战斗力差距较大D.印度的民族意识亟待觉醒
2023-06-13更新 | 47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4-26班)
2 . 下表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形势是(     
亚洲20世纪初,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其余部分除日本外成为半殖民地
非洲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国家几乎将整个非洲瓜分完毕,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成为殖民地
拉丁美洲19世纪晚期,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
A.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B.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C.列强之间矛盾的激化D.原始资本积累的加速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0012月31日,伊丽莎白女王颁发特许状,公司被命名为“伦敦商人对东印度群岛的贸易公司(与统治者)”,特许状写道:“为了我们国家的荣誉,我们民族的财富”,授予公司与东印度贸易的特权。最重要有以下几条:(1)禁止公司以外的一般商人从事公司专营的贸易,但在他们乐意之时,可以被授权进行贸易。(2)有权“在每次航行中输出价值三万英镑的金银,对共四次航行所载运的英国货予以免税,而且在特许状有效期内,英国船只转运印度货物出口也享有同等特权。”1624年,东印度公司取得通过民事法庭和军事法庭审判它在印度的职员的权力,实际上就具有了“对于公民的生命和财产的无限制的权力。”1668年,查理二世发给公司特许状,授权公司可以把一切没有获得特别许可而在印度从事独立贸易的人押往英国。

——摘编自赵伯乐《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建立和形成》

材料二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自由主义政策成为主流,英国政府逐渐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特权。到了19世纪50年代,公司内部的贪腐风气使得实际收入锐减,不足以维持本身浩大的开支,每当战争爆发时,额外的军费开支使得公司不得不发行公债,这样一来,公司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公司就变本加厉地搜刮印度人民,但到这时,印度已经被搜刮得国贫民穷了,东印度公司往往不能如数征得税额,反而激起了印度人民更加猛烈地反抗,终于,这个声名狼藉的殖民机构被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怒涛冲垮。东印度公司的衰亡,是英国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标志着英国在印度殖民政策的转变。英国政府已不再需要东印度公司这块破旧的招牌,于是便亲自出马,从此以后,印度就成了英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陈传金《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兴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最终衰亡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各项中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1876年以前列强占领了非洲10.8%的土地
自1876年以来列强在分割非洲其他地区过程中已发生多起矛盾
1884年11月列强在柏林召开了第一次瓜分非洲的国际会议
到1900年时列强已占领非洲90.4%的领土
到1912年时列强已占领非洲96%的领土
A.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始终突出B.20世纪初非洲已全部沦为殖民地
C.一战的爆发源于列强争夺非洲D.柏林会议后列强瓜分非洲进程加快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3年马克思论及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

19世纪50年代起,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在轻纺工业中发展起来。19世纪末代表印度资产阶级的国民大会党成立,它的“极端派”代表人物提拉克喊出了“印度人的印度"的口号。

——整理自胡洁瑶《从“双重使命”到对殖民主义的批判》等

材料二   伴随着欧洲人的殖民活动,一个联系欧、亚、美、非各大陆的跨文化传播体系在18世纪中期基本形成。物种、产品、技术、宗教包括革命思想都发生了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流动并对各个大陆产生不同影响跨文化传播体系主要表现为世界宗教和多元文化帝国出现,世俗意识形态、科学艺术在全世界传播等等。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

材料三   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还激起对殖民地的争夺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绝对统治权的争夺,因此,它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再三发生冲突: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南非、英国和法国在暹罗和尼罗河流域、英国和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继发生了冲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8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史实,以“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6 . “18世纪60到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的活动范围之外。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     
A.商人与工人之间矛盾尖锐B.在印度国民经济中占据特殊地位
C.受到荷兰等殖民国家的控制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3-05-2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考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段考四)历史试题
7 . 20世纪30年代,摩洛哥主要种植甘蔗,黄金海岸(今加纳)主要生产可可,利比里亚和安哥拉主要生产咖啡,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国主要种植棉花,南罗得西亚(今属津巴布韦)以种植烟草为主。这主要是因为(     
A.各国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决定的B.宗主国控制殖民地经济的需要决定的
C.受非洲传统农业地理分布影响而造成的D.非洲已经觉醒的民族独立意识带来的
8 . 英国殖民印度后,将民主选举移植到印度。可是,印度社会仍旧无法抹掉下层民众身上低贱、贫弱、愚昧的标签。种姓制度排斥下层阶级参与政治和投票,故贿选或者说控制选举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反映出(     
A.传统文化对制度移植的反噬B.殖民活动重构了印度的文化
C.文化侵略激发印度民族主义D.殖民扩张造成印度等级对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在论述印度问题时曾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在长期的殖民统治过程中,殖民主义者根据宗主国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往往在殖民地强制推行“单一作物制”,使殖民地成为种植单一农作物的国家,如马来西亚的橡胶、埃及的棉花、塞内加尔的花生、象牙海岸的可可咖啡等。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许多国家仅靠出口少数农牧产品和矿产品换取外汇,以购买本国的必需品,进出口的价格往往为外国资本家操纵,并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但同时,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修建了一些公路、学校和医院,客观上使这些地区有了一些近代的气息,从而“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如在非洲,西方各国的传教会于1827年在塞拉利昂成立了福拉湾学院,公谊会在冈比亚的巴瑟斯特创办了两所学校等。

——摘编自高志平《论殖民主义统治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门罗主义”总基调是被动和防御性的——它要求欧洲人不得在西半球扩展影响力或对其任何部分重新殖民,但并不涉及美国将会在西半球如何行事的问题。表面上,通过取代欧洲殖民列强的干涉主义政策,“门罗主义”似乎构成了一种开明的、反(欧洲)帝国主义的美国方案。但“门罗主义”并不是绝对的不干涉主义,以美洲“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为由禁止欧洲制度渗入西半球,本身即是试图对欧洲事务进行外交干预的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正如一位国会议员后来直白表述的那样:“门罗主义”暗含着美国作为西半球的政治代言人有权干涉美洲国家事务的意味——其未明言的假设是,“专制欧洲”的控制只能是邪恶的,而“民主美国”的控制却意味着关切与保护。

——摘编自付文广《从门罗主义到威尔逊主义:美国对外干预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大亚洲主义也称大亚细亚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日本社会广为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目的是倡导亚洲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孙中山与日本大亚洲主义者往来密切。孙中山认为如果欧美列强侵略和瓜分亚洲的势头持续下去,不仅中国,而且亚洲各国都将不可避免地“沦为欧美列强、白种人的奴隶的命运”;中日两国“非团结起来不可”,这是“使中国越过殖民化的危机,是保卫亚洲的第一步”。

——摘编自李本义《论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门罗主义的含义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倡导大亚洲主义的原因并指出该思想的局限性。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