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2年的一份会议记录中写道∶"乌克兰有粮,而这两位'钦差大臣'一定能把这些粮食征购上来";"是的,斯大林同志。庄稼不坏,所有的问题都在于收割和采购"。这次会议的历史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俄乌矛盾导致粮食短缺
C.苏联工业化步入高潮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爆发
2 .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之昂贵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苏联模式下
A.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不利于生产发展
B.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2021-10-25更新 | 380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多种赋税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2021-09-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以下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投资分配表。(单位:亿卢布),表中数据的变化表明当时苏联
投资项目1922—1927年1928—1933年(总额为646)
工业(含电力,主要用于生产资料)52195
运输业2799
农业150232
冶金工业和机械制造业40

A.建立了投资平衡机制B.实现了各个行业的均衡发展
C.强化了农业优势地位D.改变了工业稳步发展的方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间斯大林格勒施拉机厂建成投产,并逐渐成为苏联最大的国有施拉机厂,高峰期年产量占全苏一半以上,战时可转产坦克。该厂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从西方大量引进技术和机器设备--美国、德国建筑师和工程师提供技术指导,生产设备由美国引进。

——摘编白钱诚《人力资本生态论:危机中的人才流动》

材料二 1953年以前是苏联政治笑话的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1953年以后蓬勃发展,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达到顶峰。“你知道这个笑话吗”成为苏联城镇民众的日常交流。最快的时候,“一则政治笑话在六到八小时左右便会传遏如莫斯科大小的城市”。

——摘编白《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笑话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建立发展的有利条件,并简婴概括其发展所体现的苏联经济建设的基本特征。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两则笑话,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各自反映的现实问题.进而谈谈你对“政治笑话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的理解。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苏联的兴衰留给大同崛起的启示。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表4   1910—1990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

年份项目俄国(苏联)德国(联邦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
1910年原油产量11.30.127.90.3
钢产量3.313.126.56.53.40.009
1937年原油产量28.50.5172.90.4
钢产量17.719.851.413.27.95.8
1950年原油产量37.91.1266.70.10.3
钢产量27.312.187.816.68.74.8
1970年原油产量3537.5475.30.12.30.8
钢产量11645.0119.328.323.893.3
1990年原油产量55436371.9883.00.5
钢产量15438.489.716.519.0110.3

——根据(英)米切尔编、贺力平译《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编制


请根据表4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提取一个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取的历史信息进行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历史信息,说明需要有史实依据)
7 . 1922年5月,苏维埃政权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另外在承租土地上不得使用雇佣劳动力。1926年,土地和生产资料租佃关系,以及雇佣劳动关系发展到了顶峰。这说明当时苏联
A.国家放松了对农村的监督B.农村的剥削现象较为严重
C.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D.农民有较大的土地经营权
2021-03-2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届高三零模历史试题
8 . 列宁提出∶“让小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起来吧.让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吧,这对于苏维埃政权并不可怕;苏维埃政权应该正视现实,直言不讳,但它必须对此加以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最大的退却。”这一退却
A.缘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B.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
C.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D.为苏联模式奠定了基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不能像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那样从轻工业开始,而必须从重工业开始”。为了迅速发展国民经济,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受命制定五年计划,在计划中对国民经济的投资、工农业的增长比例、冶金、交通各方面的发展制定了详细的控制数字和发展目标。另外还规定,必须逐步排挤国民经济中的资本主义成分,加强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1932年底“,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戴隆斌《斯大林传》

材料二   (中国)“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钢铁为例,五年内炼铁能力增加了280万吨,炼钢能力增加了253万吨。为了统一管理全国的经济,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以一只“看得见的手”调动经济的每一个细胞,需要建设什么工厂、生产什么产品、产品的产量和投资的规模,都由国家通过计划直接安排。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   我国GDP从1978年的0.3645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要引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17年的596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343.4元、133.6元提高到2017年的36396元、13432元。

——摘编自《瞭望》

材料四   (苏联)是“以人为代价的现代化”。……国家可以有高速增长的GDP,可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最高的大楼,很多的钢产量,可以超过美国的核弹头总数量。……但即便是在苏联最辉煌的上世纪70年代末,苏联工人的工资水平仅为美国工人的31%,居民消费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33%。

——摘编自金雁《苏联解体20年祭》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和中国“一五”计划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模式和中国改革的不同结局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0-09-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D.赫鲁晓夫进行农业改革
2020-09-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