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1917年4月,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提出新建立的国家政权形式应是苏维埃共和国,由全国的工人、雇工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
A.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现政府B.找到了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C.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D.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2 . “工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夺取枪支弹药,筑起街垒,与反动军警展开战斗。在工人们的宣传感召下,有数万名士兵公开站到革命的一边。他们同起义工人一起,占领了沙皇的巢穴冬宫和政府各部,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将军,首都起义获得完全胜利。”上述记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B.巴黎公社革命C.俄国七月流血事件D.俄国十月革命
3 . 1954-1960 年间,苏联全国的粮产量增长了 50%以上,到 60 年代初,呈现下降趋势,到 1964 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没有根本改变农业落后状况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农轻重各产业发展不平衡D.改变了苏联原有经济结构
4 . 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这些措施
A.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
B.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C.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5 . 国内战争期间时常出现农民队伍倒戈现象,1920 年末至 1921 年初,农民起义或武装暴动更加普遍。“这在苏维埃俄国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列宁说:“我希望也是最后一次。”为了重构农民的政治认同,列宁的成功做法是
A.调动红军剿匪B.加快工业化建设C.设立集体农庄D.承认个体利益
6 . 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本质是
A.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刺激生产力
B.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系
C.利用国家力量扩大社会需求
D.以高度公有化直接过渡共产主义
2019-10-2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年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7 . 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这一时期,带“新”的词汇频繁出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之“新”——罗斯福新政


材料二   苏俄之“新”——新经济政策

1921年10月14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1)结合罗斯福新政背景和相关措施解读材料一中图片的信息。
(2)根据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相关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
2019-08-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0年底,列宁阅读了大量农民来信和申述材料,接见上访的农民代表。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很多农民原话:“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播的种子都吃掉。”“我们那里发生过拿着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1921年3月,全俄苏维埃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粮食征收制》的决议。6月,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提出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纲领,决定恢复市场、货币机制,取消无偿劳动,提高工资,给企业一定自主权,对中小企业实行非国有化。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管理层雇用了数千人,到1934年夏天,所雇用的工人超过了9000名。在当地人的关注下,工人们又盖起了七座工房、一个每天可提供3000份套餐的食堂、一家剧院、一座图书馆甚至还有诺里斯自己的邮局。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诺里斯的工人的平均工资要高于当地水平,而且他们在诺里斯食堂的餐费只需25美分。

——阿米蒂什莱斯《新政VS大萧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苏美两国在经济发展措施中的共性。
2019-07-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前苏联经济基础薄弱
B.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C.东欧剧变的冲击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019-07-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33年初,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书中写道:共产主义提供着人类文明得以维持的解决办法,而苏联则无限美好。该作家得出此结论主要是基于苏联
A.革命成功的经验
B.避免了生产盲目性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