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为标志的科学技术有了新发展。以计算机的升级换代为例:第一代1946到1958年间,这个时期构成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称为电子管时代;第二代1959到1964年间,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1965到1970年间,此阶段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从70年代起,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逻辑元件,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更新换代加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性、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材料二 奥巴马认为,为了创建全面繁荣景象,美国不能失去其技术竞争力。为此,美国政府将采取以下措施:部署新一代宽带;保护互联网的开放性;加倍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

——《美国科技政策简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学技术新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应如何面对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浪潮?
18-19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近代科学革命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打击了基督教世界观所笼罩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引起教廷的敌视。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他的后继者布鲁诺被宣布为“异教徒”,烧死于罗马;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判处终身监禁。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材料二   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即可全部解决。“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但是,社会信息化也带来种种弊端。它使保障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诸如美国政府甚至通过监听计划窃听美国民众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信息;它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它让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甚至成为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集团或个人利用的工具;它让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以及英语的冲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学革命”的背景及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社会信息化”的认识。
2019-12-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寒假作业:作业7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3 .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展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的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我们称之为“古典”发展模式。……现在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其结构性矛盾也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这种模式在苏联工业化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后来逐渐僵化。

——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


(1)材料一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后,这种“古典”发展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苏联工业化的模式与西方相比有何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模式的看法。
2019-12-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19-2020年高二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4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2019-11-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两宋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演变,我们简括为如下九点:1.居住里坊的瓦解,代之以开放式的街巷;3.严格管理的封闭式市肆,变为24小时营业的、开放式的商业街和小区;5.城市居民的户籍定为坊廓户,首次出现“城市居民”的概念;7开设了城市防火灭火的官方机构;8.重视对城市路旁与沿河地带种植花树等绿化措施;9.城墙改由石砌或铺以砖替代夯土墙,并且建有敌楼、箭楼和深邃的城沟。宫城仍是首都的中心。在各下级城市中,官署仍占有核心位置。

——《宋代:中国城市文明的高峰》(薛凤旋)

材料二   马克思指出:“在1847年到1864年间,仅仅由于害怕那些对‘上流人士’也决不留情的传染病,议会就制定了不下十项卫生警察法令,在某些城市,如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地,吓破了胆的资产阶级还通过他们的市政当局来进行干涉。不过,西蒙医生在他的1865年的报告中仍然大声疾呼:‘一般说来,这些灾祸在英国还没有控制住’。”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高德步)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主要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莫美等国的市政运营惨淡,社会分化进一步加深。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大幅削减公共开支,积极推进公共部门的私有化,导致政府对社区服务的投入急剧萎缩。当政府把大片的城市开发一股脑交给一个开发商时,开发商就成了“城市运营商”。

——《新自由主义城市治理理论的批判性反思》(吴晓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城市治理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20世纪70—80年代与l9世纪英国市政管理的差异,并简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治理的认识。
6 . 二战后,英国经济政策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党政府1945年上台后,把一些工业企业收归国有,付给原企业主巨额赔偿费,成立了有关公司的国家管理局,由政府任命董事,归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工党政府通过8个重要的国有化法令,对英国20%的工业行业进行了国家控制。1945到1951年英国工党的经济政策,促进了英国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摘编自赵君《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经济政策研究(1945—1951)》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出现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之后,撒切尔夫人在执政期间,针对英国经济的痼疾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保守党政府把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环节。撒切尔夫人严格控制政府支出,反对靠扩大政府支出来摆脱经济危机和缓和失业,把私有化与更多发挥市场作用密切相连。经过治理,英国通货膨胀年率持续7年保持在较低水平,政府财政出现20年来未曾有过的盈余。

——摘编自《撒切尔主义救英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初期英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出台这些政策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撒切尔夫人经济改革的作用。与材料一相比,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有何不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唯物史观角度,谈谈你对战后英国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
2019-11-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受二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

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而另一种生活方式以凌驾干多数人之上的少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人民抵制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试图进行的征服活动。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

材料三 二战后仅 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霸主地位减弱、国际影响力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和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快速崛起,八国集团的作用逐渐被二十国集团取代,多极化论再受重视。

——俞邃《当今世界格局仍呈多极化》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结合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2)依据材料二归纳美国的外交原则。杜鲁门当政时期是如何实施这些原则的?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的说法?结合所学阐明理由。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世界格局的认识。
2020-03-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以下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

材料二: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材料三:有的学者指出,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初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

材料四: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止或者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


请回答:
(1)20世纪20年代的分期付款方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斯福是如何保障阴影笼罩下的每个家庭走出困境的?
(3)“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的含义是什么?
(4)20世纪70年代,“各国立即进行调整”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9 . 2007年3月25日,欧盟27国领导人云集柏林,共庆欧盟五十周年,并联合签署了《柏林宣言》。欧盟各国为和平、发展、合作所作的努力,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盼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已经没有了昔日称雄于世界的威风。……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而进行……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摘自《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

材料三:


材料四:欧美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100)

年份

美国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1939

166.8

139

166.2

161.8

1946

252.3

107.5

79.7

119.8

1973

679.4

471.2

561.9

610.5

1983

840.7

588.4

658.2

804.5

材料五: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1)列举材料一中“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具体事例二例。
(2)材料二指出,“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欧洲通过哪些具体进程来实现欧洲的联合。
(3)材料三中的货币名称是什么?何时正式启用?
(4)根据材料四、五,谈谈为什么“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2019-12-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清末以来,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20世经以来,西方国家企业国有化和私有化也反复轮回。

材料一   1904年,官办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成立,1907年改为商办,1909年宜昌至万县段开工。四川的铁路股本主要源自“抽租股”,一般是随粮强制征收。1911年,清政府突然宣布“铁路干线国有”,并与英、法等四国银行团签订粤汉、川汉铁路的借款合同。铁路国有化,列国不乏先例,铁路民营也确实存在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弊端。当时两路均已发生巨额亏损,政府以国家股票赎回了湖北、湖南、广东的商股。但四川的1400万两股金中,有300万两亏空政府不予认可。川省铁路股份中有很大比例来自下层民众,既不能退回股金,换股条件又低于其他省份,难免激起民愤,一场路权风暴由此爆发。

——摘自章立凡撰写的《清末以来中国三次“国进民退”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具有世界性的(国有化和私有化)浪潮至少有三次:第一次是大萧条及二战后的国有化浪潮,这个浪潮从1929年延续到1980年代,其间虽然也有私有化,但国有化是主导;第二次是以“撒切尔革命”为起点的私有化浪潮,这个浪潮从1979年延续到2008年;第三次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又给各国的国有化带来一个小阳春。英国国有化的推行一直受到工党所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驱使,是其“社会主义试验”的一部分。1980年代,法国密特朗执政时,密特朗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党是欧洲社会主义流派之一,以国有化、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作为三大理论支柱。

——摘编自杨卫东《国有化与私有化研究——西方国企进退的历史轨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在铁路建设上“国进民退”的表现,并作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以来西方国企进退的特征,并分析20世纪前两次“世界性的浪潮”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东西方国企进退的认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