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01944年,美国人口增长了4.7%,而全美高校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数却减少了近33%,硕士学位人数减少近50%,博士学位人数减少30%以上。美国科技研发办公室主任万尼瓦尔·布什在1945年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频频使用了“人才赤字”概念。为此,美国政府为退伍军人提供大学教育、设立奖学金制度等多管齐下,加快人才培养。人才赤字问题不仅未彻底解决,而且呈常态化趋势。

——梁茂信:《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形成(1945—1960)》

材料二   建国初期海外留学知识分子归国人数调查表(1949.061966) 单位:人

回国时间回国人数
1949.81950.6700~800(估)
1950.71950.12500(估)
1951.11951.12452
1952.11952.12128
1953.11953.1289
1954.11954.1263
1955150(估)
1955.121956.10158
1957103
195846
195918
1960196661

——余琳珣:《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海外知识分子回国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5—1960年美国出现“人才赤字”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技人才与国家发展”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据调查,在肯尼迪政府时期(1961—1963年)有大约70%的美国民众赞同增加军费,而尼克松就职之初(1969年),这一数字还不到10%。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滞胀危机的加剧B.美苏均势的结束
C.国际局势的缓和。D.越南战争的影响
3 . 下表为1973—1983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率统计,对其解释合理的是(       

A.自由放任政策引发的经济危机B.通货紧缩现象通过国际市场传播
C.西方经济政策调整存在局限性D.体现福利国家政策带来诸多弊端
2024-01-02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4届高三11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某班同学在开展美国史研究性学习时展示了以下三幅图片,据此判断该学习主题是(       
A.社会思潮变化B.国家宏观调控C.福利国家建立D.黑人民权运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4年5月,英国学者舒亚·库纳·拉莫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是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温州模式是一种依靠民间力量、民营经济发展而成的“自下而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约束性模式和市场主导型模式。珠江模式也被称为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深圳模式以民营经济为主,呈现创新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的显著特征。与深圳模式相比,浦东模式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使命:探索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方式……探索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方式等。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仅有679亿元人民币,1978年增加到3624.1亿元,2008年增加到300670亿元。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561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达到19460.3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1291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49年的612倍。2007年底,中国的城市数量达655个,比1978年增加462个。在城市数量增加的同时,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城市的数量增长迅速。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8年的11.3%,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8年的40.1%。

——摘编自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

材料二 1947~2000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单位:十亿美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制造业总产值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9476030
198052724
1993111817.6
19941289.117.4
20001566.615.8

——摘编自石光宇《美国去工业化与后工业经济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工业化模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0~2000年美国工业化演进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6 . 1971-1973年,尼克松政府为了改善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刺激美国产品出口,采取美元与黄金脱钩、提高附加税等措施,甚至主动使美元贬值。之后,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浮动汇率,也不再承担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这说明(     
A.美国经济霸权急剧衰落B.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灵
C.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D.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2023-12-2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12月诊断考试(三)历史试题
7 . 【知识生产与知识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6 世纪,在个别王室成员和贵族的私人庇护下,英国有识之士开始质疑教会垄断的经院哲学和神学体系,研究文学、艺术和历史等世俗学问,以业余或兼职方式传播“新学”。16世纪,英国教区牧师收入锐减,传统教育衰落,引发知识危机,在早期资产者的资助下,“新学”群体组织了“古物学会”和“格雷欣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以推动各种新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摘编自张乃和《英国现代知识生产机制的形成》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知识危机”,又被称为“实证主义反叛”,最迅速发生在哲学领域,新的哲学理论在1914年之后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物理是对正统理论颠覆最显著的领域,无论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形成于1927年)正确与否,但已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重创了确定性。在一个接一个领域里,自认客观的声明逐一遭受怀疑,对普遍规律和使用方法的信任也遇到相同的危机。历史学和社会学里也有相似的辩论,探讨自身学科领域的科学性。

——摘编自【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15—16世纪英国知识生产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上半叶西方“知识危机”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诱发“知识危机”的原因。
8 . 据表中数据可推知,当今发达国家(     
1990年和2020年部分国家第三产业在各自国家的就业比重
美国英国日本德国
1990年71%76%59%54%
2020年76%81%71%70%
A.就业形势的严峻B.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
C.经济发展不平衡D.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023-12-07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湖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物价持续上涨,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陷于瓦解。据此可知,资本主义国家会采取以下哪种思想度过这一难关(     
A.重商主义B.凯恩斯主义C.自由主义D.新自由主义
2023-12-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55年至1964年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以上。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增长率更是超过了10%。对于这个奇迹般的速度,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此时日本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A.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B.美苏冷战提供了契机
C.对国民经济的高度统制D.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2023-12-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九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