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全国大规模编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著作。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规定由新成立不久的人民出版社统一承担马恩列斯著作的出版任务。各地图书馆设立了马恩列斯著作专架,方便工农兵读者按需索取。这些做法(     
A.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C.配合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运动D.建立了有效的新闻宣传机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这是前南斯拉夫一幅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漫画。该漫画(     

   

A.动员老百姓任劳任怨参与国建家建设
B.主张用纯劳动代替机械化以节约成本
C.体现了“冷战”中意识的形态的对立
D.突出了作者力图挽救欧洲颓势的心态
2023-10-25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5年苏联同意给缅甸7项“赠礼工程”,就是用缅甸的大米换取苏联的援建工程项目。1960年,美国总统批准的一项文件宣称“理解柬埔寨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关心柬埔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向老挝提供的援助应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及国家统一。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美苏均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B.东南亚成为美苏重点争夺的地区
C.意识形态渗透成为“冷战”一大特色D.美苏重视争取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2023-07-1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美国的《1952年移民法》的第一项规定,每年移民限额的50%将用于吸引外来人才……凡申请第一优先原则者,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有技术培训的经历、专业化经验或特殊才能,其服务为美国之急需”。材料说明美国(     
A.打通了国际高级人才市场B.是由众多移民组成的国家
C.人才政策受国际局势的影响D.加强对中间地带的文化渗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0年,美日两国签订了《日美共同合作安全条约》,以取代1951年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该条约确认美国有权继续在日本驻军和保持军事基地,但限定双方必须就此进行协商,并且删去了旧条约中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国内的“暴动和骚乱”的条款。该条约(     
A.根本上改变美日间的不平等关系B.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世界多极化倾向
C.反映中间地带力图摆脱美国控制D.体现出日本对冷战态度发生转变
6 . 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和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和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中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主要是美国)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盛发《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社会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到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

——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

材料三   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尔塔体制的实质,并说说美苏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后期国际格局的特点。
(3)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将来“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022-08-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复课检测历史试题
7 . 1963年6月,美苏达成《美苏关于建立直接通讯联系的谅解备忘录》(即《美苏热线》),以便两国领导人能够在一旦发生危机的情况下通过“热线”保持联系和对话。该机制(     
A.杜绝了美苏的战略冲突B.有利于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C.减弱了美苏的军备竞赛D.促成了冷战状态的结束
2022-07-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49年美国、加拿大与欧洲等国签署协定,强调坚持“集体防御”职能,捍卫“民主、人权、法治方面的共同价值观”,为“保证欧洲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而奋斗”,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自由的欧洲。西方通过这一防卫协定的签署
A.奠定了欧洲大陆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基础
B.缓和了欧美同盟内部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C.建立起军事结构上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国家同盟
D.有利于北大西洋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
2022-06-2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冷战开启后的美国,“从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出发,推行扶植西德的政策,与法国基于自身安全和经济利益以及争夺欧洲主导地位的考虑而提出的肢解、削弱德国的主张尖锐对立。法国在经济上依赖美国的援助,政治上不得不仰承美国鼻息”。在这一背景下,法国
A.拒绝参加美国主导的集体防御体系B.放弃对联邦德国的强硬政策
C.暗中支持印度支那的民族自决运动D.积极响应苏联地区扩张战略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   获取政治资源是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战略的核心思想。美国建立之初,出于巩固国家独立、扩大版图的需要,把在美洲大陆的领土扩张作为战略重点,对外政策奉行孤立主义原则,排斥欧洲列强对美洲大陆事务的插手和干预。美国打着“泛美主义”的旗号, 迫使欧洲殖民国家从拉美地区退出,又使用“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将拉丁美洲变为它的后院,到19世纪中叶,美国已基本完成在北美大陆的领土扩展。内战后的19世纪末,美国逐步把目光转向海外,亚洲远东地区成为美国率先觊觎的目标。美国在 1899 年底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独立地奉行帝国主义大国侵略中国政策的开端,也是美国夺取海外政治资源的开始。美国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更多地注重于掠夺原材料、商品销售市场以及资本输出场所等硬性政治资源;重视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质资源的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进入了其历史上第三个扩张时期,即全球扩张和称霸时期。杜鲁门政府制定了美国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也就是遏制战略。遏制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全球争霸和冷战的开始。为了同苏联争取世界霸权,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军事集团控制欧洲,还通过操纵联合国来为其遏制共产主义、实现全球争霸服务。

---摘编自梁长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政治资源的掠夺与开发》


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美国掠夺政治资源的主要阶段及每个阶段的核心思想。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掠夺政治资源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