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1961年3月,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命令成立了“和平队”,选拔大学毕业生向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提供技术及人力资源援助,致力于当地的经济增长,帮助实现社会的民主化、社会革命的和平化。这说明(       )
A.冷战范围走向扩大B.国际局势有所缓和
C.民族独立运动兴起D.美国战略重心转移
2 . 1948年,美、英、法、比、荷、卢6国外长通过“伦敦建议”。其主要内容是:美、英、法共同管制其在德国占领区的对外贸易;在西占区制定宪法,建立统一的政府。不久,美、英、法三国在西占区内发行统一的新货币。这些举措
A.形成欧洲各国间的关税壁垒B.导致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
C.直接造成了东、西德的分立D.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022-04-01更新 | 599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东辽县第二高级中学校等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通过实施对外粮食援助项目以缓解农产品过剩问题。到60年代以后,此类项目已转由外交部门主导,而且对越南共和国、韩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的援助总额大幅度提高。这些变化主要表明,美国
A.政府机构职能发生显著变化B.冷战重心发生了重大变化
C.科技革命提高了农产品产量D.经济援助的政治色彩增强
4 . 1952年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世界市场的理论,认为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瓦解,出现两个平行对立,彼此隔绝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相互合作以对抗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市场。这反映了
A.美苏竞争的重点在经济领域B.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C.冷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D.苏联战后经济迅速恢复
2021-11-21更新 | 34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东辽县第二高级中学校等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认为:美国不能相信斯大林,美国有责任承担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杜鲁门动用了他语言武器库中最重型的武器——捍卫自由……通过将世界划分为“自由的”和“受奴役的”的两分法模式,杜鲁门也成功地说服了国会对他的政策表示支持,开始了一个长期的对共产主义的遏制……马歇尔避免使用杜鲁门的那种将世界划分为自由与不自由两大集团的说法,他强调,“我们的政策并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的,而是针对饥饿、贫困、绝望和混乱的。”……或者,用一句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口号中所用的话来说,“繁荣使你享有自由。”

——摘自(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材料二   每个超级大国都狂热地认为,其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关于世界秩序的具体看法能否实现……结果使另一个超级大国更加担心它企图发动侵略……两个超级大国都很固执地证实了对方的猜疑与恐惧,于是双方的行动都进而使冷战日趋严重。

——摘自(美)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

材料三   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援助的核心目标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安全,以及树立美国的“大国形象”。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项目重点是以经济援助为主;而区域重点主要以西欧为主,同时根据“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划出的一些重要战略国家。

——摘编自关春巧《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历史考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苏联因“猜疑和恐惧”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行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初期美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影响。
6 . 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A.意味着美国对苏冷战正式开始B.迫使苏联组织华约应对美国挑战
C.有利于美国联合西欧共同遏制苏联D.造成了两大集团对抗的世界格局
7 .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戴高乐总统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B.欧洲要脱离"北约",建立自己的防务
C.欧洲的现状对美国有利
D.希望欧洲合,以摆脱美国的控制
8 . 加亚尔在《欧洲史》中说道:“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援款,欧洲人从此走上了合作之路”。材料所指为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北约组织建立
D.欧共体成立
9 . 1973年,美国为缓和与欧日的经济矛盾,转嫁美国的防务负担,建议与欧日构建新大西洋宪章。对此,欧洲各国态度较为消极,而日本则犹豫不决。最终该计划“流产”。材料主要说明
A.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B.美国丧失霸主地位
C.欧洲各国与日本结盟
D.欧洲由经济合作转向政治合作
2019-01-11更新 | 181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十六届友好学校)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葡萄牙前总理苏亚雷斯谈及加入欧共体时说:“如果九国拒绝葡萄牙的请求,其后果将是严重的。我们只能孤立的全部依靠美国;要么就沦为某种形式的欧洲古巴。”1986年,葡萄牙加入欧共体。这说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欧盟有强大的吸引力
C.冷战推动了西欧联合D.葡萄牙希望保持中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