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默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通制芯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通制政策,苏联将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摘编自《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摘编自《冷战风云》

材料三   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了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稳稳当当地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摘编自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1)材料一作者认为冷战的起源是苏联扩张。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
2 . 普京曾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发生的“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了其发展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C.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进程D.民族问题是毁灭苏联的“火药桶”
3 . 1990年5月,日本外务省《外交论坛》杂志刊登了当时外务省事务次官栗山尚一的文章《动荡的九十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文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B.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C.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的抗衡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
2020-07-24更新 | 225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1
4 .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在其八千字电报中指出:“我们面对这样一支政治力量,它狂热地为之献身的信仰认为:若要使苏维埃国家获得安全,就应该,也必须扰乱我们社会的和谐,摧毁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苏联)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必须以实力遏制苏联。”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战后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期盼B.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苏联整体实力大大强于美国D.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
5 . 1947年12月17日起,美国政府开始对政府、军队和国际订货商进行忠诚调查。在此影响下,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若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辛辛那提红色棒球队破迫改名,参加角逐美国小姐的候选人必须陈述其对马克思的看法。美国的做法说明
A.美苏争霸开始B.两极格局已形成
C.美国冷战思维D.冷战集中在文化领域
6 . 有人把苏联的一次行动称为“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了一只刺猬”。下列图片反映了此“行动”的是
A.B.
C.D.
2020-07-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以下某知识结构图中的“?”应填入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反恐战争D.冷战
8 . 现代国际关系中出现了“走向联合的欧洲”、“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现象。这反映了
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9 .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3种重要刊物使用“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由此可知
A.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B.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互相背离
C.美国报界经常变更用语与政治无关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
10 . 美国之音是美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机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国会增加了对美国之音的拨款,用以改善设备,加强其对外广播活动。这个时期的美国之音所用语言的种类达到40多种,超过了二战期间的水平。这表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A.意识形态领域对抗激烈B.更多国家接受美国价值观
C.舆论宣传方式有所创新D.美苏争霸中美国优势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