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英国外交官对英国代表团主要成员凯恩斯低声耳语:“他们是有钱袋子,但是我们有的是脑瓜子。”这表明
A.英国不甘心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B.美国需要采纳英国的方案
C.美国尚不熟悉国际经济运营体系D.美英两国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2 .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派以优势获胜,对此,荷兰独立党党首发表声明说:“荷兰也应该收回对财政、边境以及移民等政策的自主权,如果我当选首相,也将举行全民公投,让荷兰民众自己作出选择。”这表明,“脱欧”
A.有利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得到欧洲大部分民众支持
C.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D.在欧洲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2020-05-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部分重点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美国发起冷战的标志是
A.1944年罗斯福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
B.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1947年6月欧洲复兴计划的提出
D.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4 . 两极格局崩溃和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A.苏联从阿富汗撤军B.东欧剧变C.柏林墙的倒塌D.苏联解体
5 .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了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历史上称为“冷战”。面对美国率先挑起的“冷战”,苏联一一予以反击。针对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的反击措施是
A.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共产党情报局
B.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苏联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
D.苏联封锁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
6 . 美国电影《白夜》描写了追求艺术和自由的芭蕾舞演员罗德钦科从苏联逃到美国,而为了政治和社会信仰的美国黑人踢踏舞演员格林伍德则从美国逃到了苏联,但格林伍德被克格勃秘密地作为人质,与一名被捕的苏联间谍进行交换,回到了美国。这表明
A.冷战并未阻断国际交流B.电影成为新交流媒介
C.美苏之间对抗局势缓和D.意识形态的软性输出
7 . 1952年,好莱坞和FBI联合拍摄的电影《灯塔疑云》公映,影片讲述了美国士兵经历激烈战斗最终赶走入侵的苏联特工成功解救人质的故事。时任总统称赞说这是每个美国人都应看的影片,号召美国人观看这部电影。这反映了
A.美苏争霸态势的不断加剧B.冷战对峙的国际政治环境
C.美国主导世界的政治意图D.美国倡导国际联合反恐
8 . 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美国家庭厨房的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苏联人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折射出
A.美苏都放弃了争夺世界霸权B.美国取得对苏联的全面优势
C.美苏冷战表现形式的多样化D.美苏在科技上存在巨大差异
2020-01-04更新 | 142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反映了
A.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转变为对手
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世界由两极格局转为多极格局
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19-11-01更新 | 355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二战后,美国极端反共的福音派传教士约翰·布鲁格提出“战斗的自由”理念,得到决策高层的重视,布鲁格强调“自由”是附带责任的“自由”,并声称这是全世界人民“无论其文化传统,无论其社会风尚”都应当遵守并享有的。这反映出此时的美国
A.决策高层赞成宗教改革
B.成为民主自由思潮发源地
C.政府支持冷战思想传播
D.自由理念得到全世界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