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1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要真正“克制”一个不断崛起的德国,应是把它纳入到欧洲一体化国际机构中去,更好地监督它。1963年两国签署《法德友好合作条约》,涵盖了外交、防务、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条款。其结果
A.摆脱了战后美国的控制
B.推动战后西欧经济复苏
C.加快欧洲联合发展步伐
D.开启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2 . 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阅读上述引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的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两国产生如此外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作为历史材料,图一类型的材料与图二在历史研究中有哪些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历程。
3 . 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柏林墙两侧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古巴导弹危机

材料三: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四: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主要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根据图片简述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征。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此时,美国的对外政策对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5)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
4 . 阅读以下四段反映同一时期的材料: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材料三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杜鲁门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分别有哪些目的?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2)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其标志着什么?
(3)三则材料反映出美国在战后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
2019-09-0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1950年1月4日,杜鲁门在年度国情咨文中再次督促国会通过“技术援助和资本投资的立法”,他说,“广大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已经骚动和苏醒,如果不支持这些国家去寻求卓有成效的道路,那他们就会落入同人类自由敌对的哲学控制之下”。这表明
A.两大阵营的对抗日益激烈
B.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C.美国冷战的中心开始转移
D.美国利用经济援助来为政治和战略目标服务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作为极其有力和急剧的催化剂,造就了几个世纪里世界政治的头等重大事态之一,那就是现代国际体系传统中心欧洲的权势迅速衰落,“侧翼大国”美苏的权势勃然兴盛。另一方面,……从列宁对威尔逊,到斯大林对罗斯福,日后美苏“冷战”的一个基本动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包括国际政治观)的摩擦、抵触和对立,都显得至关紧要,……然而,意识形态对立与基本地缘政治环境中的超级大国利益竞争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决定性地促成了美苏冷战。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二: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宣布,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东方。由于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讲是对外扩张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四: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问题时的发言

材料五:1991年12月25日晚上19时,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6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

材料六: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仍趋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面临新的挑战。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明显增加

——1999年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鲁门总统的主要观点。为此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这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实质。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解体的影响。
(6)依据材料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不得摘抄原文)
2019-08-2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说:“今天的欧洲,人们出行的时候都感到非常方便,无需繁琐的出入境手续,不需要漫长的等待过关……”。现出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欧共体的形成
C.联合国的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2019-08-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结束
B.日本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D.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2019-08-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