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以下卡片所示为曾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布热津斯基所著《大棋局》中的言论。 该言论揭示了(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这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A.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美苏继续主导两极世界格局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2 .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同时,杜鲁门政府公开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美国公然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的企图是(  )
A.为发动朝鲜战争找借口B.将台湾问题“国际化”
C.为国民党反攻大陆造势D.破坏“一国两制”政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发表演说,宣布美国应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政党的经济状态,“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最后,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定一项欧洲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愿用其过剩物资给予友好的协助。演说发表后,马歇尔计划”立刻就在美国和世界各国的报纸和广播中变成了通用的名词。7月12日,英、法、奥、比、意、葡等16国在巴黎召开经济会议,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后改为欧洲经济合作组织。

——摘编自刘绪贻主编《战后美国史:1945-2000

材料二   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讨论苏联、东欧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并正式签署和发表了公报,力图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抗衡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7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歇尔计划发表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抵制马歇尔计划的举措,并分析该举措产生的影响。
4 . 下表为20世纪60—70年代国际限制核武器部分条约
年份条约
1963年《控制核武器试验的协定》
1967年《禁止外空核武器的协定》《拉美无核区的协定》
1968年《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的条约》
1971年《海底禁止核武器协定》
1972年《西方—苏联限制核战略武器条约》

据此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B.冷战中理性外交有利于世界和平
C.美苏争霸的双方处于均势的状态
D.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对抗逐渐消失
2020-02-05更新 | 496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线上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这场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的起源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果维护和追求本国的国家利益是美苏对外政策最根本的依据和动因的话,那么美苏传统文化的迥异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则不仅为美、苏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支撑,而且充当冷战的宣传工具。此外,美苏领导人认识的差异,也是促成冷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马建元《冷战爆发原因剖析》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两极格局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对抗,其中当然也含有美苏争霸的成分。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为第三世界的崛起奠定了基础。由于苏联推行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从而在社会主义阵营中造成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开始衰退;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在政治上,西欧、日本出现独立自主的倾向,从而导致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正式结束。

——摘编自百度文库《世界政治格局》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6 . 某学者发表评论:“1953年8月,苏联政府宣布说它也掌握了制造氢弹的秘密。矛盾的是,这一声明却加强了和解的势头……(美国)除了狂热的冷战斗士,人们都感觉到战争不再是国家政策的可行性工具。”该学者意在说明
A.核军备是维护和平的必要条件B.美苏冷战加剧了核军备竞赛
C.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局面结束D.军力角逐深刻影响国际关系
7 . 1966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美元,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197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美元,1973年达到40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一现象
A.表明美国的经济实力已大大下降
B.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提供了动力
C.说明世界两极格局受到日本冲击
D.促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8 .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如图,他对在二战时还是盟友的苏联大肆攻击,呼吁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丘吉尔的真实意图是
A.抵制苏联的共产主义威胁B.为挽救战后欧洲的分裂
C.希望维护英国的大国地位D.献媚美国缔结英美同盟
2020-01-20更新 | 42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省级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上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核武器的研制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军事和技术问题,而是与大国关系息息相关,它是美国塑造战后世界一个非常有价值,甚至是具有潜在决定性意义的工具。材料旨在说明核武器
A.是冷战的必然产物B.引发了美苏军备竞争
C.导致美苏同盟瓦解D.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
2020-01-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10 .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反映了
A.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转变为对手
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世界由两极格局转为多极格局
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19-11-01更新 | 355次组卷 | 15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安庆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