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 一个破碎的镰刀和锤子》图2《山姆大叔的“单边情绪”》

材料二随着冷战体制的瓦解,世界各国人民反对超级大国干涉、控制,争取国家的独立自主,争取国际政治民主化的愿望也日益高涨。实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进而建立一个相对更加稳定的、民主的、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结构,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这一要求与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相吻合的。西方国家内部经济矛盾的发展以及欧元区的建立,中国、印度和东盟等新兴国家或区域集团的逐步崛起,俄罗斯国家力量的恢复与发展,都预示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已经开始。

——摘编自张宏志《剧变后的反思:苏联解体与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1、图2别反映了什么事件?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事件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提出“杜鲁门主义”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署煤钢联营协定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法,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张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以苏联让步作为收场
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1965年日本对美国贸易从入超转为出超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80年为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最终这届奥运会的参加国只有80个
1991年苏联解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等


以上表格中的历史事件体现出了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变化的诸多趋势,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趋势并结合所学的世界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一开始,“极”就是一个西方政治概念。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提出: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考虑问题,今天的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然而,对于整个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认识是“两极”格局,而非“多极”格局,实际上是基于军事力量的对比来划分国际政治格局。冷战期间,由于美苏两国拥有超强的军事力量,并且基本上垄断了国际政治事务的处理权,因此“两极”格局得到普遍认同。苏联的解体,使大国控制世界的总体能力有所下降,松散的世界导致冷战结束以后的地区冲突、民族问题和恐怖主义急剧上升。

——摘编自王洪涛《国际格局中的极化问题研究》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冷战时期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并分析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2019-03-0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承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一开始,“极”就是一个西方政治概念。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提出: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考虑问题,今天的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然而,对于整个冷战时的国际格局,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认识是“两极”格局,而非“多极”格局,实际上是基于军事力量的对比来划分国际政治格局。冷战期间,由于美苏两国拥有超强的军事力量,并且基本上断了国际政治事务的处理权,因此”两极”格局得到普遍认同。苏联的解体,使大国控制世界的总体能力有所下降。松散的世界导致冷战结束以后的地区冲突、民族问题和恐怖主义急剧上升。

——摘编自王洪涛《国际格局中的极化问题研究》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2019-03-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作为极其有力和急剧的催化剂,造就了几个世纪里世界政治的头等重大事态之一,那就是现代国际体系传统中心欧洲的权势迅速衰落,“侧翼大国”美苏的权势勃然兴盛。另一方面,……从列宁对威尔逊,到斯大林对罗斯福,日后美苏“冷战”的一个基本动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包括国际政治观)的摩擦、抵触和对立,都显得至关紧要,……然而,意识形态对立与基本地缘政治环境中的超级大国利益竞争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决定性地促成了美苏冷战。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二 1969年,尼克松已经认识到一个多极世界格局的出现,主要标志是美国接受与苏联的核均势及将欧洲、日本和中国作为有竞争力的力量中心。这是美国自冷战以来力量相对下降的重要表现。尼克松在其就职演说中宣称:经过一段对抗之后,我们现在进入了谈判时期,尼克松政府需要重新调整美国的对外政策。尼克松决定放弃过时的两极对抗体系,重建大国间的“均势”,很快提出建立以“美、苏、西欧、日本和中国”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

——摘编自《尼克松主义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材料三 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苏本是二战中的盟友,然而在战争临近尾声之标,二者在如何重新安排世界的问题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结果导致“冷战”的诞生。……对苏冷战是战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外交政策的主线,对西欧实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严密控制则是贯穿这条主线的重点。……至此,美国不与它国结成永久性同盟的孤立主义传统彻底崩溃,在此后的相当长时期里,美国的命运与整个欧洲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王慧英《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的演变看美国“重欧轻亚”外交战略的形成》

材料二   《大西洋关系宣言》,亦称《新大西洋宪章》。20世纪70年代中期重新确立变化了的欧美关系的一份重要国标文件,它的通过集中反映出美国与其欧洲盟国关系的调整。……全文共14项条款,其主要内容是:……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其与西欧盟国的“平等伙伴”的关系,承认西欧盟国为大西洋联盟所提供的常规力量及核力量的作用和意义,强调欧美关系中的密切磋商、信任及合作的重要性。

——摘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放弃孤立主义的意图,并列举为此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欧洲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谈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俄)亚 维 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2019-01-30更新 | 189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新课标Ⅱ)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试;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
材料二   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
——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9 . 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2019-01-30更新 | 1429次组卷 | 24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秦皇岛市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民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颂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三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起的。

亨廷顿明靖指出,冷战结束后,他要寻找一种新的范式去取代已经过时的冷战范式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亨廷顿的文明观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这从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中就可一览无余:限制儒教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摘编自方永刚等《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不得照抄材料)
(3)依据材料三,归纳冷战结束前后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分别是什么?材料三作者认为亨廷顿观点的实质是什么?试举一个事例论证作者观点。
2018-12-2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枣庄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